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天津大学研支团开展系列云课堂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5-11-07 09:1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西部地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审美素养,近期,天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面向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大寨九年制学校、宕昌县第一中学、宕昌县第二中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高级中学、布尔津县第二初级中学组织开展了系列云课堂活动。来自天津大学的师生们在线为西部学子带来了京剧、古建筑、古文字与书法、年画、中国画以及诗词等主题的文化课程与活动,让传统文化的清泉跨越山河,流淌进西部学子的心田。

  在“京剧与中国文化”主题云课堂上,主讲人、天津大学北洋京剧社社长刘苏韵浛以生动易懂的讲解,带领学生们步入京剧艺术的殿堂。她不仅介绍了“生旦净丑”的行当划分与“西皮二黄”的声腔特点,更通过《挑滑车》《霸王别姬》等经典剧目,深刻解读了京剧所承载的民族精神与道德追求。

  主讲人黄一诺在线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第二初级中学的学生们介绍保护古建筑知识。天津大学研支团供图

  在主题为古建筑的云课堂上,主讲人黄一诺从“去想”“去学”“去做”三个维度,引领学生探索古建筑保护的世界。他通过平遥古城“逆袭”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古建筑保护的迫切性与复杂性。课堂清晰辨析了古建筑与文物建筑的概念,阐述了不可移动文物的艺术、科学与社会价值,号召青年学子积极投身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以青春之力让千年古建筑“活”在当下。

  在“古文字与书法”云课堂上,主讲人杜峰旭、任权伟从古文字演变史切入,细致梳理了自甲骨文至行书的各种书体发展脉络,生动讲解了“文房四宝”在书法创作中的关键作用及其蕴含的文化底蕴。通过赏析钟繇、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大家的作品,学生们感受到了不同时代的笔墨风骨与精神气象。课程还传授了从笔法、结构、章法、墨法入手鉴赏书法作品的方法,鼓励学生们实现古文字与书法的“活态传承”。

  主讲人王坤在线为甘肃省宕昌县第一中学的学生们介绍年画。天津大学研支团供图

  在“发现年画艺术之美”主题云课堂上,主讲人王坤以“年画是什么、怎么做、贴在哪、美何在”为线索,系统解读了这一传统民间艺术。他打破了“年画仅是过年贴的画”的固有认知,阐述了其作为“民俗活态档案”的广泛内涵。课程详细揭秘了年画从手工造纸、木版雕刻到套色印刷与手绘点染的制作密码,并通过不同应用场景与南北地域风格的对比,展现了年画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独特艺术魅力,在学生心中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

  在“中国画与心理疗愈”主题云课堂中,主讲人引导学生欣赏国画的留白意境与笔墨情趣,将艺术欣赏与心理疏导相结合,探索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美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新路径。

  天津大学研支团在甘肃省宕昌县大寨九年制学校举办诗词大会。天津大学研支团供图

  天津大学研支团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高级中学和甘肃省宕昌县大寨九年制学校联合举办的诗词大会将“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推向高潮。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们以诗会友、以词明志,在激烈的比拼中展现了他们对中华诗词的深厚积累与深刻理解。

  天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系列传统文化云课堂活动,将京剧、古建筑、书法、年画、诗词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系统、生动地呈现给西部地区学子。天津大学研支团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耕云课堂项目,联动优质文化资源,丰富内容与形式,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心中扎根生长,为文化传承与永续发展注入青春力量。(记者 李彦龙)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