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7 11:2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站在珲春国门前眺望图们江对岸的风景,我总会想起塔里木大学的那片胡杨林。从西北边疆到东北边陲,跨越五千公里,我带着青春的梦想来到吉林延边,把青春的种子播撒在珲春这片热土上。
初到珲春时,东西部四个小时的时差让我切身感受到了祖国的辽阔;东北夏秋交替的速度也让我这个西北姑娘措手不及。作为珲春市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联络人,我的日常工作看似琐碎,却意义非凡。每天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全市志愿者的动态信息表。
“您好,我的请假报备单该怎么填写?”“调岗申请需要准备哪些材料?”“三方协议中这里该如何填写?”这样的咨询几乎每天都会在即时通讯窗口弹出。谁请假了,谁要调岗,谁遇到了困难,这些在别人看来枯燥的数据和问答,在我眼里都是沉甸甸的责任。
除了日常咨询外,我还要处理大量的数据整理工作,要定时更新志愿者信息库,确保所有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作为志愿者困难的倾听者,我总是耐心倾听大家的困惑与需求,用心记录并及时反馈。我始终觉得,志愿者们从五湖四海相聚在一起不容易,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新一批志愿者在参加岗前培训时,我担任他们的班主任,负责培训期间的日常管理。从培训前组员分组,到迎新时的物资发放;从处理突发紧急情况,到关心每个人的适应状况,我用在珲春积累的宝贵经验,全力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新环境。有位志愿者动情地说:“姐,你就像我们在珲春的亲人。”这句话让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要做的,不仅是管理,更是陪伴和支持。新来的志愿者常说:“有姐在,我们就安心了。”其实我知道,这份安心来自于每一次手机消息的及时回复,每一个电话铃声响起时的耐心接听,来自于一次次细致的沟通与协调,来自于对每个细节的用心把控。
最让我自豪的是参与珲春市困难学生“微心愿”资助工作。在深入了解了学生的需求后,我想到远在新疆的朋友们。让我感动的是,当我把孩子们的情况告诉他们时,他们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助之手。那一刻,我成了连接新疆与吉林的桥梁,让爱的暖流在两地间流淌。
在日常工作中,我注意到志愿者调岗流程需要优化,便自制了《珲春西部计划志愿者调岗流程及流程图》。让我欣喜的是,这份流程图被单位采纳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现在,每当有新志愿者来咨询调岗事宜,我只要转发这张图,再配上简要的文字说明,就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服务基层的路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我在朋友圈这样写道。的确,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并非易事。组织开展活动时的突发状况、志愿者调岗时的多方协调、撰写材料时的字斟句酌......这些挑战没有难倒我,反而让我的工作能力在解决问题中不断获得提升。
选择西部计划,服务珲春,我的青春梦想在边疆开花结果。这是我对青春最好的回答,也是我对这片土地最深情的告白。
作者:沈妮佳,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中国青年手机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中国青年报主管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843号
全国项目办联系电话:01085212269 西部计划投稿邮箱 : xibu852121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