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志愿故事:被乡亲们信任,是件幸福的事!

 

2025-10-14 14:3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大学毕业时,我觉得青春不该只有写字楼的灯火,更该有基层的烟火。2023年的夏天,我带着这份初心,报名参加了西部计划,最终来到四川省射洪市武安镇人民政府,开启了我的志愿服务时光。

  踏遍街巷守安全,隐患排查践初心

  初到武安镇应急办,“安全”二字只是停留在概念里,跟着同事经过几次安全排查后,我才真正懂了它的分量。第一次去商铺开展安全检查,我攥着笔记本的手直冒汗,完全不知道该从何做起。同事拍着我的肩膀说:“查安全就得‘吹毛求疵’,看灭火器压力、逃生通道、员工操作规范、食品安全等,因为每一个细节都关系着人命。”从那以后,我把这句话记在心里,每次排查都带着“找茬”的劲头进行。

在四川省射洪市武安镇,志愿者王筠澍(左二)和同事走进商铺开展安全检查。王筠澍供图

  此后,安全检查成为了我的工作日常。我跑遍了镇上大大小小的企业、商铺,还有那些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安全检查工作中,我反复叮嘱商户“取暖器别靠近易燃物”“燃气罐要定期检查”。遇到不理解的商户,就拿出火灾案例耐心讲解,直到对方点头理解了才放心离开。每一次排查,每一次整改落实,都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做的这些“小事”,是真的在守护着大家伙儿的安全。这感觉特别踏实。

  接好热线连民心,排忧解难暖乡邻

  “您好,这里是武安镇12345热线办,请问有什么能帮您?”这句话,成了我每天工作的“开场白”。这条热线像一座桥,一头连着政府,一头牵着乡亲们的急难愁盼。而我,就是这桥上的“传声筒”。

志愿者王筠澍(右一)协调相关部门上门开展纠纷调解。王筠澍供图

  刚接手热线时,我常因应对不当而手忙脚乱。后来,我慢慢摸索出了窍门:接电话时多听少说,把“您别急,慢慢说”挂在嘴边;记录时把时间、地点、诉求记清楚,避免遗漏;转办后,每天跟进解决问题的进度,有了结果第一时间反馈给诉求人。有老人咨询高龄补贴,我怕她记不住流程,就把所需材料、办理地点编成短信发过去;有商户反映营业执照办理受阻,我主动对接市场监管部门,帮着梳理问题、准备补充材料;有居民投诉小区垃圾清运不及时,我联系物业和环卫部门,盯着垃圾清走才放心。两年来,我处理了1200多条热线工单,办结率98%,满意率95%以上。每当听到电话那头“谢谢啊,小伙子,麻烦你了”时,所有的辛苦都化成了温暖。原来被乡亲们信任,是件这么幸福的事!

  扎根沃土长才干,青春无悔献西部

  回望在武安镇的七百多个日夜,我从一个连报告都写不明白的“新手”,慢慢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基层工作者。这片土地教会我的,远比书本里的知识更鲜活、更深刻。

  我学会了站在乡亲们的角度想问题。之前处理过一起宅基地纠纷,两户村民为了半米的边线吵得面红耳赤,甚至差点动手。我一开始想着“按政策划分就行”,可上门调解时才发现,双方争的不只是土地,还有“一口气”。于是,我不再急着下结论,而是分别拉着他们聊天,听他们说心里的委屈,再用“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家常话化解矛盾。最后,两户人握手言和时,我才懂了:基层工作不仅要懂政策,更要懂民心,多一分耐心,就能多一分理解。

志愿者王筠澍(左一)在街头开展安全宣传。王筠澍供图

  两年的志愿服务时光,让我明白,“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帮村民接好一根水管,帮商户办好一个营业执照,帮大家排除一个安全隐患的实在事。我会带着这份初心,让青春在需要的地方继续绽放光彩。

  作者:王筠澍,2023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曾服务于四川省射洪市武安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