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9 11:1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15年的我,刚从大学毕业,怀揣着一腔热血,参加了西部计划,踩着盛夏的尾尖来到了西藏,开启了一段志愿服务之旅。不承想,这段旅程我已经走了十年。
那时的我,多像一粒被春风卷着跑的蒲公英种子。从甘肃的黄河岸边出发,掠过麦浪翻滚的河西走廊,飘向唐古拉山的褶皱深处。记得晨光漫过乌鞘岭的那天,列车向西疾驰,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先是黄土高坡上倔强的旱柳,接着是戈壁滩上贴地生长的骆驼刺,最后是,昆仑山的雪线撞进眼底,风裹着沙粒敲打着玻璃。
在拉萨的阳光里,我活成了一株笨拙的风滚草。从初入职场的跌跌撞撞里,明白了“服务”不再是课本上的词,是福利院里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是拉萨河畔保护环境的身影,是办公室里充实的忙碌,是每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得到的快乐……
后来,风滚草慢慢扎了根。从怀揣赤诚的志愿者,到扎根尼玛县的基层干部。在驻村的日子里,我与老乡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探讨,一起成长……
工作期间,我从向组织靠拢的进步青年,成长为一名在党旗下宣誓的中国共产党员。党徽别在胸口那天,我抚摸着徽章,心里想着,以后要做藏北的青稞,扎得稳,也能酿得出甜。
十年光阴,是一粒青稞的青春“长征”。它从河西走廊的黄土地里吸足养分,穿越四千公里的季风与霜雪,终在藏北的冰碛岩缝中,顶着严寒冒出绿芽,长成沉甸甸的穗。如今我的第二故乡,早已不是记忆里的模样:牧道旁立起了信号塔,孩子们的课本里夹着彩色的插画,连县城的小卖部都能买到甘肃的苹果。
去年藏历新年,我在牧民家煮酥油茶。看着奶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的热气,我突然懂了,当初在党旗下诵读的誓词,不是一句需要记住的话。它是要用十年、二十年,乃至一生光阴,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把群众的冷暖揣进怀里,把每一件小事做扎实,最终酿成一壶能温热岁月的酥油茶。
作者:闫万平,2015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曾服务于西藏自治区公安厅出入境管理总队,现工作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中国青年手机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中国青年报主管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843号
全国项目办联系电话:01085212269 西部计划投稿邮箱 : xibu852121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