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5 09:3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冲乎尔镇寄宿制中学的教室里传来阵阵惊叹声。酒精灯的火焰跃动着微光,乒乓球在倒置的水瓶口“悬浮”不倒,白纸上“隐形”的字迹悄然浮现……东北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用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课堂,为七年级学生揭开生活中的科学奥秘,在边疆少年的心中播下探索的种子。
“注意看,下一步会有变化哦!”研支团成员王媛轻声提醒,手中的白纸在酒精灯火焰的烘烤下逐渐显现出蓝色字迹。学生们围坐在实验桌前,探着脑袋紧盯着纸面,有的甚至在本子上记录下实验的每一步变化。
图为研支团成员与学生共同进行实验。东北大学研支团供图
这场名为“白纸的秘密”的实验,仅用毛笔、淀粉溶液和碘水便还原了“隐形墨水”的原理。“原来科学就藏在馒头水和碘酒里!”一名学生兴奋地说道。王媛通过简易材料,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化为直观现象,让孩子们理解淀粉与碘的变色反应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会不会掉?”“肯定掉!”“等等,好像没掉?!”当研支团成员崔子祎将装满水的塑料瓶倒置时,乒乓球稳稳“挂”在瓶口,瓶子里的水一滴未洒。学生们屏住呼吸,前排一名男生迅速说道:“是空气在下面托着!”崔子祎笑着解释:“这是大气压强的力量,就像一双无形的手托住了乒乓球。”
图为研支团成员向学生们展示被水“吸”住的乒乓球。东北大学研支团供图
实验后,崔子祎通过互动问答、一对一指导,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场景紧密结合,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嗖——”纸团从瓶口飞出的一刻,教室里爆发出欢呼。研支团成员赵新贺用空瓶和纸团演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飞机机翼能起飞、火车站要设安全线,都和这个原理有关!”学生们恍然大悟,争相分享自己的发现。
图为研支团成员为学生讲述实验原理。东北大学研支团供图
“你们就像蒲公英的种子,带着科学的力量飞向远方。”活动尾声,研支团成员鼓励学生保持好奇与探索精神。七年级学生阿依波力说:“原来科学这么有趣!我以后想当科学家,研究更多秘密。”
此次科普活动是东北大学研支团教育帮扶的缩影。东北大学研支团新疆队负责人表示,团队立足边疆学校实际,以“小实验大科学”的形式降低知识门槛,用有温度的教育助力乡村少年提升科学素养。(记者 李彦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中国青年手机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中国青年报主管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843号
全国项目办联系电话:01085212269 西部计划投稿邮箱 : xibu852121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