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志愿者郑露:青春在苗岭深处留下奋进的印记

 

2025-08-29 13:2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当苗岭的晨雾还未散尽,贵州省凯里市三棵树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的灯光已悄然亮起。郑露正伏案整理退役军人档案,窗棂上凝结的露珠映着她专注的侧影。这是她参加西部计划志愿服务以来的第1038个清晨。她用三年时光将“大学生志愿者”这个称谓,书写成了苗岭乡亲口中亲切的“小郑”。那件被山风洗褪色的红马甲,那些深夜办公室不熄的灯光,共同勾勒出一名新时代青年在乡村振兴路上的精神图谱。

  信仰之光:徽章照亮的初心之路

  那枚别在站长胸前的党员徽章,是郑露记忆里最温暖的光。2023年冬,当她跟着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翻山越岭走访老兵时,暮色中那个蹲下倾听的剪影、那双接过抗美援朝纪念章时颤抖的手,让她第一次触摸到信仰的温度。

2025年5月,志愿者郑露与同事走访慰问困难老兵。郑露供图

  “服务这条路,是靠脚步一寸寸丈量出来的”,站长的这句话成了郑露扎根苗岭的注脚。三年来,她跟着站长走遍了全镇17个村寨(社区),翻越过一座座山、跨过一道道湾,走访记录了200余位退役军人的光荣事迹。“当老兵用一双颤抖的手缓慢向我们敬礼的那一刻,我深刻领悟到,党员身份的分量。”服务期间,郑露始终以身边的优秀党员为镜,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志愿服务经历作为砥砺初心、锤炼党性的宝贵平台。2022年12月,她向当地的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24年12月,郑露光荣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志愿者郑露(右)与同事为抗美援朝老英雄送去老式军装。郑露供图

  温情服务:便民椅上的三寸之间

志愿者郑露帮老兵填写申请材料。郑露供图

  “小郑的椅子会认人。”在便民大厅,老兵们发现,郑露总将接待椅向前轻移三寸。这个细微动作背后,是她总结的“三心服务法”:倾听时身体前倾三寸,缩短心灵距离;解答时语速放慢三秒,确保政策入心;送别时多走三步,传递温暖余韵。“用心用情,精细服务”是服务站站长对她的嘱托。习惯性将椅子向前轻移三寸,这个细微动作承载着365天里她与苗岭每一位退役军人和群众的对话记忆。三年间,郑露始终秉持“尊崇职业、服务到家”理念,累计接待来访退役军人600余人次,并耐心细致解答政策咨询。她“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协助退役军人解决建档立卡、优抚政策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慰问退役老兵等实际困难400余件,努力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一位服务对象心坎上。在接待来访的交谈中,手写的一百来份申请材料是郑露用心服务的最好印记!

志愿者郑露为群众答疑解难。郑露供图

  志愿黔行,点亮“燎原星火”

  “志愿精神的微光,只有扎根泥土才能绽放永恒的光芒;而群众的信任,正是在一次次躬身服务中累积成山海般的情谊”。三年间,郑露积极参与黔东南“迎老兵·送新兵”仪式、爱心送考政策宣讲、爱老助残、环境治理、旅游赛事、服务咨询、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200余次,覆盖群众超5000人次。在集市支起流动咨询台,她把反诈手册塞进赶集人的背篓;在坝坝会的蒲扇摇曳间,她将政策的春风传递给每一位乡亲。

志愿者郑露(右)与同事走村入户开展禁毒宣传。郑露供图

  如今,为期三年的服务工作结束了。回望来时路,郑露表示,这三年扎根奉献的时光,是她淬炼成长的宝贵财富。“此刻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不是服务的终点,而是我与这片土地新篇章的开始。无论今后身在何地,我将永葆志愿初心,将基层收获转化为前行动力,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让‘志愿红’永远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飘扬!”(记者 李彦龙 通讯员 廖杨星宇)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