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7 10:1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库尔勒分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文华街道、新城街道、和什里克乡、巴州图书馆等场所,开展了“七彩假期”系列特色活动。
本次“七彩假期”活动围绕“人文浸润、科学启蒙、素质提升、文化传承”,开展了5场主题鲜明、形式各异的特色活动。
在文华街道巴音社区,北师大研支团成员张珈瑜以“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为主题,举办了读书分享会活动。
研支团成员张珈瑜在读书分享会上介绍北师大线上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研支团供图
活动以西安戏剧学院副教授杨素秋在西安碑林区“从零建馆”的故事为线索,串联起图书馆“平等、开放、共享”的核心理念。活动打破了年龄壁垒,以“共读、共议、共情”实现跨代际理解。老人的人生阅历与孩子的纯真视角碰撞出独特的思想火花,让“知识共享”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触摸的温度。正如社区居民所言:“一场分享会,让我们明白图书馆不只是借书的地方,更是连接人心的纽带。”
在新城街道办事处,北师大研支团为中小学生上了一堂“漫步科学世界”科学启蒙课。研支团成员王东洋子、李佳奇通过三个递进式环节,让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可感可触。
研支团成员通过六角卡口连接技巧展示,指导孩子们用“小吸管”制作了“会游的鱼”“冲天火箭”“滚动的小球”等充满想象力的作品。
从AI大模型、5G技术到量子卫星、国产大飞机,在“中国科技巡礼”课堂上,研支团成员用图片和短视频展示了中国科技的突破性进展。在随后播放的“坐标中国”系列视频中,研支团成员引导学生们在“港珠澳大桥如何抗台风”“FAST天眼如何捕捉宇宙信号”等故事中,感受科技背后的智慧与力量。
在“揭秘VR技术”中,研支团成员介绍了VR在医疗、教育、游戏等领域的应用,并带领学生动手制作简易VR眼镜。当孩子们戴上自己组装的眼镜,看到虚拟世界里“穿越北极”“潜入深海”的画面时,惊叹声此起彼伏。
学生在体验用纸盒制作的VR眼镜。北京师范大学研支团供图
在共青团“阳光巴郎”青少年之家和什力克乡项目点,研支团成员刘思琰开展了素质拓展课。他以“欢乐中成长”为核心,通过“抓鸭子”“正反口令”“指令跳跃”“同心圆梦”与“守护天使”等趣味游戏,让乡村青少年在协作中收获勇气与友谊。
刘思琰带领学生们做正反口令游戏。北京师范大学研支团供图
在文华街道举办的《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读书分享会上,研支团成员樊瑀聚焦王宁教授的经典著作,为社区居民揭开汉字与中华文化的深层关联。活动以“可视化、互动化”为特色,让晦涩的文字学知识变得生动易懂。从字形演变到文化内涵,从书本知识到生活体验,活动以“汉字”为切入点,让孩子们在“看、猜、说”中不仅学到了汉字知识,更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巴州图书馆,北师大研支团带来的“北极的黑夜与白天”科普讲座与“小吸管‘搭’世界”手工活动,为孩子们送上了一场“探索+创意”的盛宴。
孩子与家长合作用吸管制作“能住小家庭的大房子”。北京师范大学研支团供图
科普讲座中,樊瑀以“南北极哪里更冷”“北极为何半年黑夜半年白天”“谁是两极的忠实居民”“极地探险需要带哪三样东西”等趣味问题,引导孩子们探索极地奥秘。在随后举行的手工活动里,研支团成员李佳奇、王东洋子与孩子及其家长们一起用吸管制作了“能住小家庭的大房子”“飞向太空的火箭”“会变魔术的帽子”等作品。孩子们在分享中体会创意与协作的快乐。
北京师范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库尔勒分队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耕新疆广阔土地,在扎根教育的同时,继续进行志愿服务相关活动,用专业与热忱为更多青少年点亮假期,让“七彩”的光芒持续照亮成长之路。(记者 李彦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中国青年手机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中国青年报主管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843号
全国项目办联系电话:01085212269 西部计划投稿邮箱 : xibu852121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