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志愿者李洋:花乡淬炼青春 奉献诠释担当

 

2025-08-13 14:2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23年8月,怀揣“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坚定信念,李洋参加了西部计划,踏上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州市石塘镇的土地。两载春秋,她完成了从初涉基层的懵懂青涩到独当一面的骨干力量的蜕变;从公文处理的“新手”成长为统筹志愿活动的“带头人”。在党政办公室的灯光里、在村委换届的会场中、在防溺水宣传的田埂上,她以脚步丈量乡村热土,用实干诠释青春担当,让青春之花在基层沃土绚烂绽放。

  以信念为洋,扬责任之帆

  “第一次处理公文,连文笺格式都弄不清楚。”回忆初到石塘镇政府党政办的日子,李洋笑称自己是“从零起步”。作为党政办的核心干事,每天面对繁杂的文件流转,为了迅速胜任工作,她将常用公文格式汇编成册,随身携带,并虚心请教前辈,将每场会务流程要点详录于笔记本上。如今那本卷边的笔记已密密麻麻记录了数十场会议的筹备要点。

  在2023-2025年的服务期间,李洋累计高效处理公文6000余份,构建起从签收、登记、呈批到督办的“零遗漏、零延误”闭环管理机制。一次深夜,有一份紧急文件需要送达。她迅疾返回办公室,第一时间呈报领导批阅,确保重要信息在两小时内直达各村委。“党政办是上传下达的‘神经中枢’,分秒必争。”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支撑她在无数夜晚坚守岗位,确保每份文件都“跑”在时间前面。

志愿者李洋开展禁毒知识宣传。李洋供图

  接待群众则是更贴近地气的“必修课”。一位操着难懂方言的独居老人为养老金问题向李洋求助。她耐心请同事翻译,并主动对接便民中心核实信息,最终帮助老人圆满解决问题。“群众来一趟不容易,能多帮一点是一点。”两年来,她接待群众来访200余次,协助村民办理低保、免费殡葬服务申请等事项130余件。“有事就找党政办那姑娘”——群众的朴素评价,是她工作最好的注脚。

  以行动为基,建思想之墙

  “村团委换届不是简单的选举,是要选出能凝聚青年、干事创业的‘领头雁’。”2024年,李洋牵头负责全镇17个村委(社区)团委换届工作。面对首次独立承担的大型组织任务,她坚持公平透明原则,逐村走访调研,精准掌握青年分布,精心制定选举流程,从资格审查到投票全程公开透明。

李洋与同事们进行走访调研。李洋供图

  大料村青年多外出务工,留守者参与热情不高。李洋多次协调村支书,召集青年座谈,以“拉家常”方式讲解团委职责,并创新性通过视频连线让在外青年参与讨论。最终,17个村(社区)全部成功换届。新一届团委班子中35岁以下成员占比高达94%,为基层团组织注入了澎湃的青春动能。

  作为镇团委副书记,李洋积极探索激发青年活力的路径。2025年,她组织30余名优秀团员赴横州市极萃园、昆仑关等地开展主题团建。在红色教育基地,青年们观看革命纪录片,向烈士敬献花篮;在中华茉莉园,大家学习特色种植技术,深入了解茉莉花产业从田间到市场的全链条发展。“以前觉得团委工作平淡,现在才明白是没做到位。李洋对青年工作特别用心!”团员谢雨榛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以服务为步,行志愿之路

  “大爷,这是防诈骗手册,您看这个案例,就是假借政府名义行骗……”在石塘镇街头,李洋手持宣传册,用乡音耐心讲解。初到基层,她发现语言障碍严重影响宣传效果。为此,她请本地同事反复翻译,将反诈、禁毒等知识转化为村民熟悉的方言俚语,真正打通了宣传“最后一公里”。

  两年来,她组织的反诈、禁毒、防艾宣传活动覆盖全镇17个村委,惠及群众超1000人次。2024年暑期,她联合中心校与村委开展防溺水培训,邀请急救专家现场演示,让300多名学生在情景模拟中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志愿服务的路上,李洋步履不停。每年的献血活动,她提前一周精心组织宣传,并在活动日率先挽袖献血。每周一的“清洁乡道”行动,她更是雷打不动带领志愿者清扫街道,风雨无阻的身影让街坊邻里记住了这位勤快的姑娘。她还心系留守儿童,定期走访或电话慰问,陪他们聊天解闷,解决生活学习困难,成为孩子们口中“像亲姐姐一样”的贴心人。

李洋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李洋供图

  “初来乍到总想做大事,如今才懂得,基层工作无分大小,件件都承载着群众的期盼。”两年磨砺,褪去青涩的李洋多了份沉稳与坚韧。面向未来,李洋心中蓝图清晰:她计划深挖石塘镇特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青年志愿服务品牌”,推动禁毒宣传融入日常街圩,让防溺水知识成为暑期“必修课”;她希望链接更多志愿力量,引入专业技能培训,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她更期待培养一批本土青年志愿者骨干,让志愿精神的火种在石塘大地生生不息。

  从党政办的案头到田间地头的奔走,从团组织的架构者到志愿服务的践行者,李洋用七百多个日夜印证:西部计划志愿者的青春,不仅怀揣诗与远方,更深深扎根于足下的土地和心中的人民。正如她在笔记中所写:“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奋斗的青春最闪耀”。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