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7 14:0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王老师,您是我初中生活中的一盏亮灯。”彝族女孩吉力张西在给王小怡的信中写道。
王小怡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凉山分队的一名志愿者,目前正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文星中学进行支教。在支教的时光里,她和研支团的伙伴们想做的不仅仅是传递知识,还有播种梦想、点亮星光。
三尺讲台上的青春坚守
从大学生到人民教师的身份转变,王小怡和伙伴们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对于他们来说,“站稳讲台”却是一个需要不断打磨的过程。翻开他们的课本,卷边的页角和密密麻麻的备课笔记见证着他们的备课的认真与用心。从最初面对调皮学生的手足无措,到后来能够游刃有余地管理课堂,这群青年在实践中快速成长。
在课堂上总怯于抬头的小余同学,课间带着课本默默来到研支团成员朱冰的办公室。“你的思路很特别,你很棒!”经过朱冰一次次的耐心鼓励,小余同学在课堂上勇敢地举起了手。他的学习成绩也跃升至班级前列。
研支团成员李家骏说:“最让我自豪的不是教学成绩,而是看到孩子们在兴趣班里的成长。”李家骏在文星中学开设了葫芦丝器乐班。孩子们从最初连音阶都不认识的零基础,到能够在艺术节上自信的演奏。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让李家骏欣喜不已。一位学生在写给李家骏的信中表示:“最好的老师不是兴趣,而是我在兴趣班遇到了您。”
走出大山的梦想种子
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研支团成员想用自己的力量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进而在他们心中播下一颗“走出大山看世界”的种子。为此,王小怡走进十余个班级给七百多名孩子们带来筑梦讲座。她为孩子们讲述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让“大学是什么样的”在他们眼前具象化。课上,同学们炯炯的目光中充满了对大学的好奇与向往。课后,孩子兴奋地跑来说:“老师,我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很感兴趣!我要努力考上你们所在的大学!”
大学梦不仅仅停留在研支团成员的口中,更付诸于真真切切的实践中。2024年5月,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团委和越西县团委的支持下,王小怡带着6名学生走出大山,来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展研学活动。
活动中,孩子们惊呼连连。因为他们经历了人生中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走出大凉山,第一次亲眼见到梦中的大学校园,并体验了丰富多彩的大学活动。他们与羽毛球奥运冠军李茵晖面对面交流,他们行走在武汉长江大桥上眺望黄鹤楼。这些珍贵的体验如同春雨,滋润着他们心中那颗渴望走出大山的种子。
用法治阳光守护阿依成长之路
在支教之余,研支团成员还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发起了“守护星光”青少年普法讲堂公益项目。他们开展讲座活动,将枯燥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鲜活生动的案例故事。截至目前,他们已开展了9场讲座,内容涵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防范校园欺凌等。“不仅要送他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还要让他们知道前行的底线。”王小怡这样说道。
研支团公益普法的脚步不仅停留在校园,还延伸到了越西县的田间地头。在周末,研支团成员李家骏、朱冰走进乡镇,为乡亲们讲解法律知识。
从站上讲台到站稳讲台,从传授知识到播种梦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支团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自2006年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累计选派198名研支团志愿者奔赴甘肃、云南、湖北、四川4地接力开展支教服务。他们用爱心和智慧为山区孩子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在这片被群山环抱的土地上,梦想的种子正在发芽。(记者 李彦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中国青年手机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中国青年报主管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843号
全国项目办联系电话:01085212269 西部计划投稿邮箱 : xibu852121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