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8 13:5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编者按:
自2014年起,新疆昭苏县正式启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迄今已走过11年。11年间,一批批心怀梦想与热情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们,纷纷奔赴这片边疆大地,在昭苏县的党政系统、教育系统、医疗卫生系统以及财政、农林、土地、文旅等行政企事业单位中,开启了他们不平凡的服务之旅。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用青春的力量发光发热,为当地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希望。
在新疆昭苏县第二中学,富红丽便是这样一位年轻人。她在短短几个月的支教生活中,见证了学生的蜕变,收获了成长与感动。如今,她又回到了这片土地,继续书写着属于她的支教故事,用知识与爱为边疆孩子的未来铺就希望之路。
以下是富红丽的自述:
2024年夏天,我从枣庄学院毕业后,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怀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想法,加入了西部计划志愿者团队,来到新疆昭苏县第二中学支教。刚到这儿,确实遇到了不少困难:从城市到小县城,生活一下子变得不一样了;周围人说的是我不太懂的话;学生们对生物这门课也很陌生……不过,当我打开投影仪,放了一些有生命活力的图片,看到孩子们满眼好奇地望着我,等着我给他们讲清楚这些知识时,我感觉到了自己作为老师的价值,也对在西部支教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富红丽和同学们的合照。本人供图
为了拉近和学生们的距离,我开始琢磨各种教学方法。春天,我带着学生去牧场,观察羊群,借着“草料消化”讲哺乳动物的器官功能,学生库尔米提还惊讶地发现牛胃有四个“房间”。夏天,昭苏有极光,我就教学生用手机APP识别星座,跟他们讲光合作用和星光能量转化。冬天,我在实验室让学生对比不同光照下生菜的生长情况,学生海迪切用哈萨克语形容阳光是植物吃饭的“奶茶”。在教学上,我也会用一些贴近他们生活的“梗”来设计语言,开发“民族生活案例库”,像用“哈萨克族马奶酒发酵”来讲微生物知识,还请家长来分享“传统肉类腌制术”。
富红丽和同学们的合照。本人供图
除此之外,我还想让学生们对自己的文化有更多自信,就结合当地文化找生物相关的知识点。于是,我教学生区分马匹种类,讲生物学分类方法,并组织《天马中的生物学》科幻创作比赛,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在班里建立“昭苏野生植物数据库”,开设《牧区生物课程》,让学生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富红丽和同学们的合照。本人供图
看着学生们一点点改变,我心里特别欣慰。学生仙巴图在显微镜下观察蚯蚓实验里很专注,后来还成了动物保护志愿者队长;学生帕提曼靠课堂上学的酸奶制作技术,在家还创新了新做法……我们班级生物合格率从48%提到85%,优秀率到了23%。
2024年下半年学期结束时,我收到了不少学生写的小纸条,字里行间都是对我离开的不舍和对我的喜爱。现在,我回到了这里,继续我的支教生活。我喜欢这里夏天漫山遍野的小野花和美丽的草原,也眷恋冬天漫天飞雪的雪原。在昭苏的日子,我深刻体会到教育能跨越语言和文化,能激发孩子对未知的好奇。我们观察过草原上的牛羊,分析过天马的种类,还曾在零下20℃的黑夜等极光。这些经历让我相信,真正的志愿精神扎根于生活,而希望会绽放在祖国的每个角落。(记者 牟昊琨 实习生 刘屹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中国青年手机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中国青年报主管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843号
全国项目办联系电话:01085212269 西部计划投稿邮箱 : xibu852121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