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福州大学志愿者跨越闽宁山海唱响最美青春之歌

 

2025-05-08 11:0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在福州大学,有这样一群青年,他们志愿服务西部,用双眼见证发展、用双手托举希望、用双脚丈量山乡。他们跨越山海,在祖国的西部把一曲又一曲青春赞歌唱得嘹亮回响。

  “这些福建娃,攒劲得很!”

  “老师,我们想你啦!”“老师,我考上高中啦!”“老师,你什么时候回来看我们?”每当手机屏幕亮起,看到这些孩子们的消息,福州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陈辰燕的眼眶总会不自觉地湿润。那些在西部支教的日子,如同一幅幅温暖的画卷,在她的脑海中徐徐展开。

  2022年9月,陈辰燕踏上了宁夏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初上讲台,陈辰燕就遇到了难题。她教学的课程是英语,但这里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一些调皮的学生还在课堂上捣乱。面对这些状况,她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改进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引入英文歌曲、电影片段,还组织开展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慢慢地,学生们的学习态度有了转变,课堂上捣乱的现象越来越少,主动提问的越来越多。

福州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陈辰燕与学生谈心。福州大学研支团供图

  在陈辰燕的班里有个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最近,这个学生频繁请假,学习成绩下滑,甚至还给她递上一张缘由不明的请假条。当了解到学生的父母觉得她是女孩子,不想让她上学后,陈辰燕辗转难眠。她决心要为这个孩子做点什么。陈辰燕进行了一次次的家访。家访中,她不厌其烦地向女孩的爸妈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并鼓励女孩不要因为父母的观念而放弃学业。有一天,女孩激动地告诉她,“老师,我爸同意我继续念书了!我一定要考上最好的高中!”

福州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陈辰燕在家长会上发言。福州大学研支团供图

  “家长不重视,学生不听话,那就加强沟通,用行动赢得信任,用真诚打动人心。”谈起这段经历,陈辰燕感慨万分。她意识到了自己的努力和作为已经对这些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教育从来不是单向给予,而是用信念点燃信念的薪火相传。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中学在福州大学多年的援助下,其教学水平、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学生综合素质、学校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提升。“这些福建娃,攒劲得很!”当地老师和家长们对福州大学研支团成员赞不绝口。

  “像父母一样,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支二代”,翁高悦成长于充满西部情怀的家庭。她第一次了解宁夏是上幼儿园时,她的父亲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中学进行支教。她第一次看到祖国西北的辽阔面貌,则是大学期间去新疆探望参与援疆工作的母亲。2022年6月,从福州大学毕业后,翁高悦如愿追随父母的脚步,成为一名服务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的西部计划志愿者。

志愿者翁高悦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参加爱心送考服务活动。翁高悦供图

  “第一次提笔撰写工作稿、第一次上山夜巡、第一次加班到凌晨……在这一年里,我经历了许多人生中的‘第一次’。”到宁夏的第一年,翁高悦在中宁县白马乡政府综合办公室工作。白马乡下辖7个行政村,常住人口4000多人,留守老人和孩子占比高。当地很多老人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遇事习惯到乡政府询问。那时,她刚到宁夏,对当地的方言不是很适应,和群众交流沟通存在困难。在那段时间,只要有当地居民讲方言,她总会细细倾听,每日坚持练习。最终,她消除了语言障碍,能够独立接待办事群众,冷静应对工作突发情况,并井然有序地组织开展活动。

志愿者翁高悦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走访当地居民。翁高悦供图

  一年后,翁高悦调岗到团中宁县委,从事青少年权益保护等工作。工作期间,翁高悦组织举办了“红领巾手拉手,城乡结对心连心”活动。她还带领中宁县第五小学的学生到大战场镇西沙梁完全小学开展社会实践,让生长在县城的孩子走进田间,学习生态环境知识,听驻村干部讲乡村振兴故事,也让无数农村的孩子有机会到县城参观学习,体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翁高悦组织“红领巾手拉手,城乡结对心连心”活动

  回顾两年的志愿服务经历,翁高悦说:“我更加确信,到西部来、到基层来,是正确的选择。”她的事迹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并激励着更多的福州大学青年学子投身西部、服务基层。

  “只要种下希望,就能长出最绚烂的花!”

  作为福州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叶智媛怀揣着对西部教育的热忱,踏上了宁夏的土地。当听到孩子们怯生生地说,想知道站在舞台上是什么感觉后,她决心组建舞蹈队,带领孩子实现舞蹈梦想。

福州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叶智媛带领学生排练舞蹈。叶智媛供图

  排练的过程充满了挑战。孩子们从未接触过舞蹈,数不清节拍,身体旋转时乱作一团……但叶智媛和孩子们都没有放弃。她利用午休和课后时间,一对一地为孩子们解答学习舞蹈的难题。叶智媛知道,舞蹈不仅是艺术表演,更是一颗埋进孩子们心田的种子。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五届“希望杯”少儿舞蹈比赛中,孩子们带着自信的笑容,用灵动的舞姿演绎了闽宁支教的温馨故事,并获得了二等奖。叶智媛说:“是孩子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只要种下希望,就能长出最绚烂的花。”

  日前,福州大学大型沉浸式戏剧《嘉木留芳》通过“闽宁云课堂”走进了宁夏孩子们的视野。第一次接触戏剧,孩子们眼中充满了新奇。面对孩子们的提问,叶智媛耐心地讲解了戏剧创作背后的故事。孩子们对戏剧的艺术形式充满了兴趣。他们将自己的生活融入对戏剧的理解中,用画笔画出了心中独特的舞台,表达着他们对艺术世界的向往。

  福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中学开展以《嘉木留芳》为主题的“闽宁云课堂”活动。福州大学研支团供图

  从蜀绣、活字印刷等非遗技艺,到外国友人站上中国舞台的故事。在美育课堂上,叶智媛与孩子们共同品味中华文化之美。孩子们在惊叹于中华文化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张开双臂欢迎世界的胸怀。

  看着曾经怯生生的孩子在舞台上自信绽放,看着他们用画笔勾勒出对未来的憧憬,叶智媛更加坚信:教育是照亮山乡的火炬,艺术是连接山海的桥梁。在闽宁协作的长路上,她和无数志愿者一样,用一年的时光播撒种子,用一生守望花开。

  据了解,11年来,福州大学已经连续派遣了78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奔赴宁夏进行支教。志愿者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记者 李彦龙 通讯员 谢俊慧 黄东翔 陈辰燕 叶智媛)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