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支团在湖北巴东开展地质知识科普活动

 

2025-04-03 10:4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联合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在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长岭中小学、水布垭中小学校开展“奇美天成丹霞山”地质科普进校园活动。活动通过专业解析与趣味引导相融合的方式,为山区学子打开一扇了解地质奇观、认知地球科学的窗口。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活动中,志愿者彭少琪以《芙蓉池作诗》中的经典诗句开篇,通过“文学+科学”的授课模式,将文学意境与地质科学相结合,吸引了学生对丹霞山地貌的探索热情。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在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长岭中小学、水布垭中小学校开展“奇美天成丹霞山”地质知识科普活动。图为志愿者王骜菲为学生讲解丹霞地貌特征。陈长泰供图

  “头戴草帽子、光着红膀子、穿着绿裙子”,通过形象的比喻,志愿者王骜菲将丹霞地貌“顶平、身陡、麓缓”的专业特征具象化呈现,并通过播放科普短片,让学生们理解了丹霞地貌的形成原理。

  “丹霞山的红层沉积物中可以带我们了解一亿年前的古老神秘世界”,借助地质运动示意图,研支团成员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丹霞地貌1.4亿年的演化历程,一步步揭示了红色砂岩如何见证远古内陆盆地的沧桑巨变,流水侵蚀怎样雕刻出丹霞山的独特景观。

图为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捐赠的书籍。侯燕燕供图

  “丹霞山的岩石为什么是红色的?”“我们巴东也有丹霞地貌吗?”在互动环节中,学生们纷纷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研支团成员提问。

  最后,研支团成员代表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向参加活动的学生们捐赠了《奇美天成丹霞山》等系列科普读物。这些读物系统介绍了丹霞地貌的地质特征、历史演变及保护意义,为学校开展地学科普教育提供了优质教学资源。

学生认真观看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介绍手册。陈长泰供图

  此次活动,通过生动的科普形式,将复杂的地质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内容,为学生们搭建了认知地球科学的桥梁,激发了他们探索地球科学的热情。(记者 李彦龙 通讯员 彭少琪 王骜菲)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