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7 09:4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乌图布拉格镇巴格布热村,有一座“土生土长”的红色记忆收藏馆。它的主人是一位67岁的老党员——于连生。为充分发扬红色文化的教育意义,激励后人继承红色精神,自2017年退休后,于连生耗费五年时间,收集了几百件印刻红色记忆的藏品,建成了这座红色记忆收藏馆。
为传承红色精神,近日,华中师范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兵团分队前往博乐市乌图布拉格镇,开启了一段“青春记录红色记忆”的寻访之旅。
寻访话峥嵘 建馆颂丹心
于连生为孩子们讲解藏品背后的故事。唐艺卓摄
走进红色记忆收藏馆,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摆放的各类老式生产生活工具。房屋里干净的柜台和货架上整齐摆放着毛主席像章和他不同时期的著作,以及建党以来各个时期的党章、历史文献等藏品,还有各个时期的粮票、寻呼机、摄像机、黑白电视机等藏品。
于连生说,这些藏品既有从他爷爷那辈传下来的家中老物件,也有他从各地搜集而来的。听着爷爷真挚朴实的讲述,分队成员和同行学生都仿佛置身于那一段光荣岁月中,眼中尽是惊奇、欣喜与感叹。
赠歌赞初心 传唱担使命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于连生建成并开放了这座红色记忆收藏馆。他说,这是送给党的礼物,也是留给后辈的红色教材。
研支团成员代表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许曾向于连生赠送歌曲。唐艺卓摄
2024年8月,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许曾来到红色记忆收藏馆进行了参观。随后,许曾与武汉市音乐家协会的肖鹏以于连生老人的故事为题材,为这座红色记忆馆写下了歌曲《爷爷的红色记忆馆》。寻访活动现场,许曾向于连生赠送原创歌曲《爷爷的红色记忆馆》。
“墙壁上,时光在呼吸,小院里,花儿在回忆;一件件,长满了故事,一桩桩,鲜活了传奇!”清澈的歌声在红色记忆收藏馆响起,聆听着这首由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九团小学的学生们演唱的歌曲,于连生眼含热泪。他表示,这首歌给了他坚持办好红色记忆馆的力量。
访谈忆往昔 寄语凝深情
参观后,分队成员杨晨带领学生代表与于连生进行了访谈交流。于连生讲起了大物件藏品——手扶拖拉机的故事。1976年,于连生高中毕业后参加了生产队劳动,其所在生产队因超额完成上缴公粮的任务,上级特此奖励他们一辆手扶拖拉机。“在今天,这个老物件早已被精巧的机器所淘汰,但是在我心里,这辆拖拉机是我成年后靠自己的劳动获得的第一个奖励。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它既象征着荣誉,也牵系着我与党和国家之间的情感联结。”于连生说。
于连生为研支团成员介绍藏品。唐艺卓摄
在交流过程中,分队成员与学生们了解到,红色记忆收藏馆内的每件物品都有专属于自己的故事。从毛主席像章到党的理论政策书籍,从老式煤油灯到石磨板车,这些展品多与人物撰述、国家发展、兵团建设相关。
在储物间的方桌上,堆叠起来的各类荣誉证书和奖牌引起了师生们的注意。“这些都是您取得的荣誉奖牌吗?”分队成员问道。“是的。”于连生自豪地回答。工作荣誉、优秀共产党员、部队荣立的战功奖章......每一块奖牌、每一项荣誉都向我们诉说着这位花甲之年老人的峥嵘往昔,更展现着他对党和国家无私奉献的赤胆忠心。
于连生荣获的荣誉证书和奖章。唐艺卓摄
活动最后,于连生鼓励研支团成员和寻访学生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广泛学习、深入了解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做一名党和国家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华中师范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兵团分队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带领学生们走近老党员、走进红色场馆,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根植于心中,不断擦亮思政育人品牌,引领更多西部地区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有思想、敢担当的新时代少年。(记者 李彦龙 通讯员 王燕 王逸涵 杨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中国青年手机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中国青年报主管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843号
全国项目办联系电话:01085212269 西部计划投稿邮箱 : xibu852121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