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志愿故事:让留守儿童“失陪不失爱”

 

2024-03-08 10:1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伴着初春的暖阳,重庆市北碚区桂和小学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客人。他们是来自西南大学的陈纬副教授及其团队,专注于留守儿童心理研究。他们带着满腔热情,为这里的留守儿童送上了一场深入心灵的生命教育活动。在这场活动中,有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西南大学第26届研支团成员陈娥。

  舞动中的心灵疗愈,为留守儿童点亮希望之灯

  儿时的留守经历,让陈娥对这些孩子们内心的孤寂与期盼、敏感和焦虑有着深切的共鸣。因此,在策划活动时,她投入了许多的期待与愿景,希望为孩子们带来一丝心灵的慰藉。

  “首先就是不要给他贴上留守儿童的标签,一定要尊重他,不要以一个很高的姿态去对待他,不要碰他敏感的地方。”陈娥深知,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同情和标签并无法真正慰藉他们的心。他们真正渴求的,是被深深理解、被真诚接纳,以及那份能触及心灵的温暖与关怀。诚然,每个孩子都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存在。而陈娥,就如同擦星星的使者,以爱为引,温暖孩子们的孤寂,点亮心中的期盼。

  陈娥带领孩子们通过伙伴协作完成舞蹈律动《用爱追逐梦》。这支舞蹈不仅动作优美、充满活力,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使律动更加贴近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陈娥向孩子们示范了比心的动作,她双手合十,指尖轻轻触碰,构成心形。孩子们纷纷效仿,比出的心形虽然大小不一,但每一个都充满了真挚的情感。音乐渐入佳境时,孩子们还按照陈娥的引导,彼此敞开心扉,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他们的双臂环绕在彼此的肩膀上,仿佛要将所有的孤独和不安都融化在这个温暖的怀抱中。随着舞蹈的深入,孩子们的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他们仿佛忘记了曾经的孤独和不安,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个充满爱和温暖的舞蹈世界中。在这个过程中,陈娥始终面带微笑,她知道,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却有着非凡的意义。这一刻的欢乐和温暖,将成为孩子们心中永远的美好回忆。

  绘本中的情感慰藉,为留守儿童绘就温暖底色

  一时的温暖、感动与关爱固然珍贵,然而对于这些孩子而言,他们更加渴望的是那种持久且真挚的陪伴。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询问陈娥是否会一直陪伴他们时,她并没有用空洞的承诺来敷衍他们,而是真诚地告诉他们,虽然自己不能长期驻留,但会有更多的哥哥姐姐接替她的位置,继续给予他们关爱与守护。因为真正的关爱不是短暂的施舍,而是长久的陪伴与守护。

  陈娥精心挑选了一本以“爱与被爱”为主题的绘本,书中那只依恋母亲、迟迟不愿离去的小袋鼠,镜像般映射出留守儿童内心深处对母亲那浓烈而执着的思念。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陈娥的讲述,眼中闪烁着对故事发展的期待。随着故事的推进,一股浓郁的思念和无助的氛围在孩子们中间蔓延。角落里的一个男孩儿低垂着头,用稚嫩的声音低语:“我的爸爸妈妈三年才回来一次,回来几天就走了,爸爸妈妈是不是不喜欢我?”言语中透露出深深的孤独,以及对亲情的渴盼。陈娥敏锐地察觉到了男孩儿的情绪波动。她轻轻走到男孩儿身边,温柔地拉起他的手,轻声安慰并引导男孩儿回看绘本中的蝴蝶。在陈娥的耐心引导下,男孩儿逐渐抬起头,敞开心扉,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陈娥的温柔与关怀,如和煦的春风,温暖着孩子们的心田,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陪伴的力量。这场生命教育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知识与技能,更让他们感受到了被理解、被关怀、被爱的幸福。

  给留守儿童温馨的港湾,让他们拥有美好的童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西南大学已连续5年深入学校社区,提升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持续激发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贡献主动性。五年里,青年志愿者们不仅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更在自己心灵深处镌刻了对社会责任的坚定承诺。展望未来,学校新一届研究生支教团也将肩负起使命,毅然前往西部各地,与留守儿童相伴成长。学校也将凝聚家庭、政府、学校及社会各界的磅礴力量,传递深情厚意的温暖,滋养社会的幼苗。(西南大学第26届研支团供稿)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