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5 11:4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放学路上铺满余晖的油菜花田、雨天蒙着一层面纱的小绿山、天空中形状各异的云朵、班级里操着一口‘贵普’的学生们,这些,都是我一生难以忘怀的回忆。”
支教结束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王晗感慨颇多。
2022年9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13名“石烛”接过支教接力棒,奔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及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四地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注:石烛既是石油的别称,也可指石油制成的蜡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支教团又名“石烛”,表示我们承袭石油精神的传统,走向辽远的西部,愿作学生的蜡烛,照亮无灯的角落。微弱的萤烛之辉,也是光明的使者。)
图为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合影
在这里,他们紧密结合服务地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志愿活动,包括支教助学、走访调研、云端互动等,以实际行动为祖国西部教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秉持初心,砥砺前行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本科期间,张硕曾连续两年前往云南省邵通市鲁甸县进行暑期支教。两次的短期支教经历,让他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乡村教育资源的匮乏,也在他的心中埋下了教书育人的种子。这一次,他成了学校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找寻自己心中那个“方向”。
“与幼年时一些单纯的梦想职业相比,教书育人给我带来了真实而深刻的体验。”谈及加入研究生支教团的初心时,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张硕这样说道,“我要尽最大可能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为孩子们带来走出大山的希望,为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图为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张硕在学生家中进行家访
王晗的家乡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在石大的四年求学经历让她切身感受到东西部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这深深触动了她,也让她心中的目标愈发坚定。“我要回到西部,以一名石大学子的身份投身于西部发展,回馈我所受到的教育!”
13名“石烛”怀揣着一腔热血的赤诚之心,毅然决然投身到推动祖国西部教育发展的事业当中。充满期待的他们也深知面临的巨大挑战,于是他们提前一年开始了全方位的培训。
从理论到实践,从生活常识到急救知识,他们慢慢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教师。
回忆起前往衡山路小学实习的经历,李双双受益匪浅:“在课堂上,是他们的积极热情掩盖了我的紧张,一次次的举手发言,不断地鼓舞着我,也为我未来一年的支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悉心育人,五育并举
全方位守护小树苗成长为参天树
一方净土、两寸粉笔、三尺讲台、数位学生……“石烛”们牢记教育教学核心使命,立足教学一线,不断深入课堂,用专业所学促进服务地教育教学进步。
在课上,他们积极探索新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潜能;在课下,他们积极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优化教学模式。
图为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王文琪进行集体备课
在甘旗卡第四初级中学,担任地理老师的李可程,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们对于地理学科接受度较低,他认识到,要燃起熊熊烈火的第一步是“要先把火苗点燃”。他通过向当地老师交流学习、列举案例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观看生动的纪录片,逐步引导他们感受地理之美。
“这火苗终于点燃了!”通过学生与老师共同的探索,学生们从分不清楚经纬线,蜕变为可以自主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画出一张张既逻辑清晰又美观的思维导图。
在第一课堂教学工作之余,“石烛”们积极探索乡村学校第二课堂建设,开阔学生眼界,发现学生闪光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多彩的活动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王文琪所在的顶云小学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她结合当地特色,创立“童音合唱社”,激发学生们的音乐天赋。
图为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李可程为同学们讲授地理课
杜晓童和孙梦琰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做心理辅导,同时开设校园心理信箱,为学生排忧解难。
王彦方和冯洁与学校文法学院“闻法”宣讲团组织开展“3·15”法律宣讲活动,提升学生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李希玮与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组织开展“微光如炬”宣讲活动,带领学生们了解大学生的一天,让他们拥有对未来的憧憬和期盼。“我要努力学习考上中国石油大学”“”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教书育人”“我要成为一名画家记录下所有让人感到美丽的事物……”学生们纷纷对李希玮表达他们的想法。
情系温暖,爱守童心
用石烛之光点亮梦想之灯
“石烛”们在支教之初,曾为孩子们许下一个承诺——会带领大家看一看石大。
在2023年6月22日端午节,成员们联合学校青年新媒体中心,为支教地的孩子们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端午礼物:以直播的形式,带领他们“云游”石大。讲堂群,图书馆,“创造太阳”雕塑……石大的美丽风景令学生们赞叹不已,也在心中存下了努力学习进步的期待和梦想。
图为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王文琪指导童音合唱社进行排练
在教育教学工作之外,“石烛”们也与学生们相知相近,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留下了许多暖心瞬间。
“老师,你看冬天的第一场雪!”“老师,我想给你看看西和有多美。”“老师,看看我们的家乡!”杜晓童在北川初级中学与学生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也收获了学生们随时与她分享快乐的信任。
“每个疲惫的瞬间都被温暖的他们治愈。”杜晓童在《石烛日记》中这样写道,“我想,支教的意义,或许在于我们的相互照亮吧!”
“有一个女生,每次见到我都要让我抱抱她,说我的眼睛像她的妈妈。直到后来有次她生病了,我想联系她的妈妈带她去卫生院,才知道她的妈妈已经去世了。我能做的只有抱住她,然后安慰她‘那我带你去’。”
图为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组织“浓情端午 云游石大”直播活动
谈起和学生们相处的瞬间,王文琪感慨颇多,“细微瞬间在我的生活中会时不时地泛起一些涟漪,成为了我支教生涯中最温暖、最难忘的记忆。”
“理解与爱不仅只在课堂之中,更应该体现在关爱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方方面面。”“石烛”们始终这样相信。
薪火相传,赓续奋斗
支教的路上他们从未停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2019年组建首支研究生支教团,现已连续组织四届研支团共计43人,前往内蒙古、甘肃、贵州等中西部地区开展支教志愿服务。奉献社会、青年担当,石大一直在路上。
今年六月,学校党委书记王勇、副校长张玲玲、校团委副书记姜士绅、理学院辅导员崔皓等人分别赴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平凉市静宁县等地看望慰问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鼓励志愿者在支教工作中磨炼自我、积累经验、逐步成长,真正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西部教育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图为学校党委书记王勇、副校长张玲玲看望慰问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我们会牢记嘱托与使命,坚守岗位,继续提高自身素质,争取在支教事业中不留任何遗憾!”第24届研支团成员刘明雨表示。
“作为第25届研支团的一员,我们在今年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岗前培训工作,包括教学实践、教学管理规定研讨培训等,旨在为成为一支点亮偏远地区教育事业的‘石烛’做好准备。”第25届研支团成员牟采梅说,“第24届研支团学长学姐们的事迹也会鼓舞我们继承发扬石大精神和志愿者精神,以石大青春力量,真正点亮山区学生们的未来。”(记者李彦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中国青年手机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中国青年报主管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843号
全国项目办联系电话:01085212269 西部计划投稿邮箱 : xibu852121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