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支教感悟:扛起责任站稳脚跟做实事

 

2023-03-15 09:0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飞行了三千多公里,从军都山到将军山,从小月河到克兰河,一切都换了模样,我们一行人来到了新疆的最北端——阿勒泰,嘴里哼唱着:“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开启了憧憬已久的支教生活。

  上好一堂历史课

  早在到达支教地之前,根据支教学校的教学实际,我心中就已经确定了自己所要教授的科目——中学历史。原因有二,一来自己本是文科生,又对历史抱有兴趣,基础较好,可以胜任;二来我认为历史不仅仅是一门应试科目,它更是塑造个体价值观,培养个体家国情怀的重要依托,我期待能够通过历史的教学,用我所学,在教会孩子们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于历史的温情与敬意,学会做一名合格的中国人。

  按照学校安排,我最终负责八年级四个班的历史教学,心中激动忐忑。八年级历史涵盖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全部内容。家国情怀当从对历史的学习中孕育生长。尤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来说,中学阶段是培养他们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荣誉感的关键时期,我决心通过每一堂历史课来完成这样的目标。

  初上讲台,难免紧张。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备课过程中都会把课堂中要说的每一句话写下来,制作成发言稿,反复阅读,算下来每堂课要写七千字左右。但是就算准备得再充分,也会被孩子们天马行空的问题问得晕头转向,一节课下来往往汗流浃背。所以在备课中,我都尽可能多地去搜集关于这节课的历史史料,b站、知网无所不用其极。作为老师,恨不得能解答完孩子们所有的问题,经常是下课铃声响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但看到他们满足的笑容,心中满是欢喜。

  犹记得在讲南京大屠杀事件时,孩子们被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所震惊,个个义愤填膺,作为老师的我怎能不欣慰和感动。的确,课堂上的讲授不能是教师自己感动自己,而是要与同学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这是对一名教师的要求,是我的使命。

  像阿勒泰的天空般纯粹

  夏夜傍晚,冬日晨曦,我总会驻足于教学楼前,抬头望向远处的将军山。阿勒泰的天总是那么清澈纯粹,任何糟糕的情绪都会被治愈。慢慢的,我发现能治愈我的不只有那一望无垠的天空,还有一双双清澈的眼睛就在眼前,当你和他们对视的时候,一切都会变得简单。

  在我的印象里,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规矩的约束下可能会把真正的自己藏起来,羞于表达自己的情感,甚至会主动疏远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但与阿勒泰的孩子接触下来,发现他们身上有我未曾见过的真诚与纯粹。他们对于情感的表达是很直接的,喜欢就会毫不吝啬地讲出来。刚开学的时候,我还未正式在课堂上与同学们见面,但办公桌的抽屉里已经放满了孩子们给我的问好卡片。他们会在课间跑过来问:“老师你知道我的名字吗?我在明信片上画了一只兔子给您”。他们会夸你的发型时髦,会夸你今天穿的大衣很帅,会夸你的字好看,也会大声指出你今天上班迟到了五分钟,让你知错就改。

  亦师亦友,彼此陪伴

  夜晚躺在床上,打开手机地图,在感叹于祖国广阔疆域的同时,对家的思念也涌上心头,同在中国,却已经和家人朋友有了两个小时的时差。我想,对于这些半年都不能回家的孩子们来说,我应该是那个坚强的人。但没想到的是,在一次放学送他们回寝室的路上,几个孩子突然问我:“老师,你在这里吃住都习惯了吗?会不会想家啊?想家的话别难过,多打打电话就好了”,简单的几句话让我陷入了沉思,也忘了回答他们。我们把自己想得太强大了,认为在孩子们面前我们就是铜墙铁壁,谈天说地,无所不能。但是在孩子们眼里,我是老师,更是与他们年龄相仿的大朋友,关心朋友的喜怒哀乐,这是他们给予我的温暖。

  在课上,我是他们的“孔老师”,在课下,我是他们口中的“垂哥”。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我不幸将脚扭伤,含泪卧病在床,我的好兄弟们为了看我,冒着要写一千五百字检查的风险闯进教职工宿舍,遗憾的是我们也没能见上一面,傍晚却在班级群里看到了他们写的检查。

  在这里,“中国政法大学研支团”已然成为了响亮的口号。作为青年志愿者,我们要扛得起责任,站得稳脚跟,做得了实事。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做得了学问,传得了学业,教得好学生。只有如此,才能传递好一代又一代研支团的接力棒。

  教学楼的入口处,有一幅地图,上面标注了乘坐不同交通方式从阿勒泰到北京的路线。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北京在他们心中是遥远又神圣的地方,我们从远方来到这里,相信未来他们也会从这里启航,驶向远方。(中国政法大学团委供稿)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