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合工大研支团:十年支教书写别样青春记忆

 

2022-11-28 11:1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12年,合肥工业大学入选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从合肥到西南山区,跨越1300多公里的距离、辗转近二十个小时的车程,这条路,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已走了十年。

  十年岁月,101名研支团成员先后服务于广西临桂县、贵州丹寨县、剑河县,无数张面孔,无数个故事,汇成专属于工大研支团的青春记忆。

  不负一年好青春

  西部的山村学校条件简陋,生活艰苦且孤寂,对于习惯了城市生活的大学生来说,刚来这里难免不适应。狭小的房间放上两张木板床就是宿舍,没有自来水,饮食不习惯,有的队员一个月体重减少了20斤,再加上恼人的蚊虫,队员满身都是被叮咬的痕迹。

  但研支团成员全力克服了困难,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当地的教育教学事业中。由于服务地学校教师人员不足、教师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研支团成员们每人至少承担几个班级的一门主课和多门其他课程,还要当班主任、辅导员等等。他们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他们不断钻研创新教学方法,全方位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让课堂教学变得越来越生动,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越来越高涨。“学校老师力量不足,他们来了之后缓解了缺乏教师的难题,最重要是教学理念的创新,为学校的教学工作注入了活力。”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玉联小学校长李常文说。研支团成员所执教的科目,有19次在全县同类同级同科统考中获得前三名,31次获得全县前十名。

  解蛟龙是首批研究生支教团的团长,2013年前往广西临桂支教,当时的南边山乡东山村镇泰蓝天小学只有130多名学生,几乎都是留守儿童。“记得第一堂英语课,我用英语跟学生们打招呼并做了自我介绍,话音未落便引起哄堂大笑,几个调皮的孩子大声地喊‘解老师,您叽里呱啦说啥呢’,后来我把三年级英语上成了音乐课、活动课,就这样三年级的学生们开启了欢乐的英语学习之旅。”

  “扶贫扶志,扶贫扶智。愿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梦想,拥有可以圆梦的燎原力量。”第二十届研支团成员吴艺敏这样说道。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2017年开始研支团开启了”筑梦游学“活动——每年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赴合肥开展为期一周的游学,开拓服务地孩子的视野,激励更多的学生努力学习,坚定知识改变命运的决心。

  当年在岑松小学就读四年级的万秀兰说:“自从支教老师来到学校之后,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会和我们一起做游戏,然后陪我们聊天谈心,他们上课的方法生动有趣,教会了我们许多新的知识,也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我由衷地喜欢他们、感谢他们。”

  多彩“第二课堂”

  课上,研支团成员是孩子们的“小老师”;课下,研支团成员又是孩子们的“大朋友”。大山里的孩子活泼好动,如何在课下寓教于乐,研支团成员们下了一番功夫。他们结合当地教育实际,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围绕素质拓展、心理陪伴、思想引领、安全教育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以趣味科学、音乐律动、古诗新唱、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

  一个个兴趣社团,从无到有,一批批精品活动,从有到优。一届届研支团用实际行动接续努力,为山区孩子们努力实现“第二课堂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质”。

  大山里的孩子天生热爱歌唱,他们渴望让更多人听到自己最优美的歌声。为了帮助孩子们实现梦想,研支团成员带头组建了小学生合唱团,为长青二小的孩子们购置了崭新的合唱台。

  当孩子们站在合唱台上放声歌唱的时候,笑容洋溢在每个孩子的脸上,也让艺术的春风拂过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给这个原本闭塞的山区小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爱与陪伴中成长

  “我们想走出大山”是孩子们最热切的期待。

  研支团所在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心理上常常会有孤独感。研支团成员依托母校资源发起一对一“笔友计划”,对年龄小不会照顾自己的学生给予哥哥姐姐一般的细心照料,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用爱心和耐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参加“笔友计划”时王秋妹刚上小学三年级。那时她还不会书信的撰写格式。一次课上,研支团成员手把手教会了他们如何写信。就在那节课上,她在坑坑洼洼的课桌上写了人生的第一封信,寄给了她的第一个笔友——一个温柔的大姐姐。

  从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四年光阴在王秋妹和笔友姐姐的书信往来中飞逝,从第一次提笔写信,到后来渐渐学会了熟练地写信、顺畅地读信,寻常的日子中王秋妹也多了一份期待。从姐姐的来信中全面领略大学的风采魅力,她与合肥的姐姐也悄悄约定“万山无阻,顶峰相见”。“这些信都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别样的世界,也让我的小世界里洒满光和热。”在长青二小读书,能够通过书信认识知心的姐姐,王秋妹一直心存感激。

  公益助学情暖人心

  山区孩子的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研支团积极联系社会公益组织、母校师生、校友会和爱心人士等,先后实施“六一圆梦1+1”“暖冬计划”等公益助学活动17项,累计募集物资价值超220万元,受惠学子超过4000人次;“1V1”助学结对帮扶寒门学子240余对,设立多项奖助学金,发放金额30余万元。

  十载支教路,花开黔东南。那些点滴故事、珍贵的记忆沉淀在岁月之中,毫无褪色。在奋进新征程上,研支团成员们用爱心播种希望,用拼搏与奋斗践行着“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终身难忘的事”的铮铮誓言。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他们的支教故事还在继续……(记者李彦龙)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