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支教随笔:三尺讲台上一学期我留下了什么

 

2017-01-19 08:36: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用不长的一年时间,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时光荏苒,一个学期已经过去了,我时常问自己,你都做了什么?留下了什么?

  2016年夏末,拎着大包小包的我们经过几度转辗,走进了十万大山里,来到了这所“让瑶寨儿女走向世界”的学校——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学校的领导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在学校统一安排下,我们六个人负责教授高一年级通用技术课,同时在学校不同部门担任行政工作。

  我还记得第一次上课时的情景。这是一门新设的课程,没有前车之鉴,备课显得有些吃力,虽然认真仔细地看过好几遍教材,查过不少资料,写好了教案,准备了精致的课件,但我还是紧张地把上课要讲的所有话都通通写在了教案本上,害怕自己出错,害怕自己的课不能引人入胜,害怕自己辜负了孩子们求知的眼神。然而三尺讲台竟有它独特的魔力,我站上去后所有的紧张、焦虑、不安都化作娓娓道来的音符,传进教室里几十个学生的耳朵里,传进他们的脑海里,传进他们的心里。

  一回生二回熟,很快,我和学生渐渐熟悉,他们总能在不经意间感动我。

  还记得有一次上课,我和他们说,时间不够了,我们这个不讲好不好,有个女生很认真地和我说,没关系的,继续讲,我们不怕拖堂;还记得那几次下课,学生围着我问东问西,不肯离去;还记得那几次下课走出教室,一声声的老师再见从教室里传来;还记得最后一节课下课铃响,他们说,老师,没关系的,下节课我们上自习,咱们继续上课吧。最后一次去给他们送作业,他们礼貌地说了一句,谢谢老师。

  学生们很可爱,每次站在讲台上,看到他们单纯的笑脸,我总会感到很幸福,同时还有沉甸甸的责任:我不仅仅是一名通用技术教师,我还是一名支教志愿者,那这不长的一节课,不多的一学期,我能给他们带去什么?

  通用技术这门课比较特殊,课程设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但其上课内容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因如此,通用技术课程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向学生展示外面的世界,激发他们走出瑶山的兴趣。在上课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点,我常常理论联系实际,给学生举例拓展,而这些例子都是我精挑细选出来的。在给学生讲设计的原则时,给学生展示了湖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建筑物的照片;在上材料时,给他们播放了塑料瓶的生产过程;在上色彩课时,给他们普及了补色和视觉错觉等知识;在上模型时,搬出了实验室的多个仪器,给他们讲解模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智者常言,懂得的知识越多,越知道自己的局限性,越会努力吸取知识。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可以让他们懂得谦虚,从心底产生学习的动力。

  一学期很长,有139天,一学期很短,还来不及记住所有学生。最后一节课,我让学生在自制木片上写上自己想说的话,有的人写下了自己对新的一年的期望,有的人留下了对大家的祝福,也有的人写下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在学期的最后,我把它们串成竹简或风铃,当做礼物送给了他们。

  下学期你们就要分班了,再次相见又会是全新的你们。(作者介绍:李欣韵,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现服务于广西省都安瑶族自治县县高级中学)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