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31 14:44: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我伫立成粉笔,在一片朗读声中行走,想用飘落的粉末,散出未来的光华。
初识双柏
2016年8月7日,我收拾行囊赶赴支教地——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一路上以心中愿景想象着彩云之南美丽的山山水水,多彩的民族风情……然而当绿皮车行驶过龙川江大桥,停站在龙川江岸的一个十几户的村庄时,现实将我从想象中带回:泥黄的龙川江把大山劈开,横跨江水的大桥南边静静的躺着这个小农庄,对岸的山坡上开垦着补丁似的梯田,一米见宽的羊肠小路盘旋在山坡上连接着梯田,更连接着温饱。
为什么这里的水比黄河还浑浊?是否我所教的学生也来自这样的村庄,是否她们走出村子的唯一方式也是门前的铁路?……现实的场景像上个世纪的电影般一样,冲击着我。
下火车,转乘客车,颠簸近一个半小时后,到达我的服务地——双柏县城。县城很小,小镇一般。雨后的红泥散落在马路上,斑斑驳驳。
到达双柏时,尚处于暑期。假期的小城很安静,唯有少年宫里的娃娃们在勾画着五彩,弹奏着七弦。
走进课堂
南京大学第18届支教团成员衡雪在早读课堂上。衡雪 供图
转眼开学季。早上六点钟,校园里带着娃娃来报到的家长已经排起了长队。娃娃读书不易,需要颠簸几十里的盘山路来到县城的中学,初中部十一、二岁的年纪便开始了寄读生活,高中部学生也不过十五六岁而已。高原正午的太阳分外灼人,为家长学生答疑解忧的报道工作却不能停缓,灼热中操着云南方言频频道谢的学生与家长似清泉一般为太阳底下的老师们带来清凉与愉悦。
充满憧憬又不乏担心的开始了高一四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走上三尺讲台,期待与学生们分享学习经验,一起享受进步的乐趣;又担忧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所谓误什么也不能误人子弟。内心“尽己之力教好学生”的初衷鞭策着自己努力做好教学工作。所谓“教育无他,爱与榜样而已”,班上的学生们来自不同的乡镇,中小学教育背景差异较大而导致的基础各不相同,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个体的基础与性格而逐渐调整教学方法,希望可以看到每个学生闪光的一面,并将学生培养起来的自信扩展到对待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支教已一个月,并且在支教地度过了人生中第一个或许也会是唯一的教师节。教师节期间楚雄州杨斌州长慰问双柏一中教师并对笔者予以真切的关怀,交流会上曾寄语“用心,用情,用力教好每一个学生”,再次深深地鼓舞了自己。希望一年的支教中自己可以用爱心,用真情,用努力教好每一名学生。
支教心语
总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到西部支教?双柏是国家级贫困县,高中的课业压力又特别大,你为什么不选择其他地方呢?
南京大学第18届支教团成员衡雪指导学生学写毛笔字。衡雪 供图
我想我们总是有着深深的责任感。国家还没发展好,四十岁的人可以去抱怨,但是二十岁的人却要去改变。记得大学室友曾说“每一次出国,她都不希望听到外国人说大陆不好,就像不希望听到别人说她的孩子不懂事一样。”这个想法很单纯却不幼稚,今天,此刻,我们仍然应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在支教岗位上引导青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古之学者为己,实则是为己以修齐治平,我辈仍当谨记,温良恭俭励学敦行。
南大青年上有句话“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一辈子难忘的事。”我想补充一句:内心充实,又何须计较物质充盈否?(南京大学第18届研支团 衡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