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人少合校,孩子们很快就要到县上去学习了!我跟他们一样希望他们都能遇到一个好老师!但我想那时我一定会哭的!明亮的月色、欢快的操场,泪水已经润湿了我的眼睛……
在这几年中,还有另一件事支撑我走过最艰苦最动摇的时刻,那就是“麦田计划”。
06年7月,刚到新疆,在农业大学参加志愿者培训的时候,我认识了王晶冰--“麦田计划”的发起者之一。了解到麦田计划是一个民间慈善公益助学组织,主要开展资助贫困学生和建立麦田图书室等活动。那一刻我心中豁然开朗,是麦田计划让我找到了一个寻觅已久的平台,就像麦田的口号所说--谢谢这些孩子给了我们一个表达爱的机会!同时也要谢谢麦田给了我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和一种精神的归宿。
在切木尔切克乡生活工作都安定下来之后,我们便开始了走访工作。走访的过程里有很多孩子和家庭让我们难以忘记!
有一对姐弟常被我们戏称是捡来的孩子。那时我们常在阿勒泰市旧书摊上买读者念给学生听,摊主就是这对姐弟。偶尔和他们聊起才知道两个孩子的家庭状况不是很好,于是留下了孩子家的地址。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他们家用各种编织袋缀起的吊顶;记得昏暗的房屋里却醒目的一墙证书和奖状;记得阿勒泰12月的天站在他们家房子里顺着脚心往上钻的凉气!记得孩子父母因寒冷而罹患的严重风湿性关节炎--母亲骨骼变形干不了重活儿,父亲的疝气已有十几年……家中的三个孩子从上小学就开始自己“挣钱”,卖苞米、卖春联、收旧书报卖旧书刊、到饭店打工……家里的条件虽然艰苦,但一家人的精神面貌让人振奋,三个孩子的懂事自强也深深打动了我们。
自然,两个孩子都得到了麦田的资助。姐姐已经中专毕业了,弟弟则以第一名的成绩升入阿勒泰地区二中理科实验班。
在麦田里还有许许多多这样让人动容的孩子。
此外,在走访的过程里我还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很多优秀的老师。他们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热诚细致,饱含激情,同时又是那么的谦虚。面对这些朋友常想到一个词--“崇高”。一直以来在我的记忆和认识里“崇高”就是一个抽象的、永远无法企及的词汇。
然而,自从通过西部计划来到新疆、做麦田的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人和事, 使“崇高”这个词忽然变得切近起来。先是遇见了王晶冰,曾经觉得离自己很遥远的“公益事业”原来也可以如此简单,只要你愿意,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给暂时处于困境中的孩子以力所能及的帮助。再是遇到如林老师、刘老师那样,十几年如一日在乡村中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老师们,使我体会到崇高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不食人间烟火的词汇,它出身于平凡琐碎的生活、出身于每一位芸芸众生的尽力而为。当我们每一人都心怀赤诚地去做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时,崇高也就回归他的本性了,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很崇高。
自06年8月,中国麦田计划在新疆成立了“新疆分社”起,三年来,共发展志愿者30余人,实地走访学生146人,资助学生76人,各项资助款约210000元;募集图书12000余册,建立“麦田图书室”11间;发放书包、文具等120余套;体育器材300余件;08年5月在乌鲁木齐市建立了麦田图书长期募集点。作为新疆分社的总负责人,我常常感到自豪和感动,心中常常涌动着幸福的暖流。麦田已经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在基层的这三年中,我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踏实工作,担任了学校的教务主任,并获得阿勒泰地区2008年度“优秀志愿者标兵”称号。回顾过去,有一些切身感触和朋友们分享:基层从来不缺乏机会,深入基层能得到更多的经验和锻炼,虽然基层的条件苦,但只要你能踏实勤恳的工作,用心体会收获,面对困难战胜困难,就能迅速成熟地起来。当你给基层留下点什么的时候,心中的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只有在别人没有开垦过的土地上,你才能收获更多沉甸甸的希望。
孙丽倩,女,汉族,中共党员,河北石家庄人, 06年毕业于河北石家庄学院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同年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于阿勒泰市切木尔切克乡寄宿制中学,07年参加自治区统一考试,成为富蕴县喀拉通克乡一中的一名“特岗教师”。
推荐理由:扎根金山银水,奉献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行走于“麦田”之间,筹资助学,先后在为贫困孩子发放资助款约210000元;建立“麦田图书室”11间,募集图书12000余册。弘扬志愿精神,无私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