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文化 >> 志愿感悟 >> 正文

下一年,你还教我们吗?

 

2024-04-25 15:22:00   来源: 中国青年作家报   

  “毛毛老师,下一年,你还教我们吗?”这个问题我听过很多遍,却无从回答。

  相识

  一年前,作为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我来到这所中学,执起粉笔,走上讲台。与我所设想的支教情形不一样,这里不是深山老林、世外桃源之景,而是车水马龙、应有尽有之象,小小县城竟发展得如此快速,让我不得不感慨国家扶贫成效之卓越。但学生的学习基础之薄弱也让我扶额哀叹。我接手的班级属于初一年级,竟有半数学生不会拼音,可想而知,他们其他方面的学习情况也不如人意。

  把学情摸清后,我做好心理准备和备课准备,走上了讲台。记忆中,我的语文老师都是不苟言笑的,大有博学严师之风,虽知识点讲得细致入微,但我对语文的兴致着实不高。因此我立志当一名幽默的语文老师,用趣味知识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备课时,我会提前写下一些语文运用的趣事、文章作者的趣见、社会知识的趣闻,便于在课堂上将其穿插于课本知识之间。所以我的课堂上没有一板一眼地教学,总是谈笑风生,若学生小脑袋里有奇思妙想也会马上举手与我交流。这样做,工作量固然会加大,但曾有一名学生课后悄悄跟我说:“毛毛老师,我觉得你跟我的小学语文老师不一样,我喜欢听你上课。”这一句话激起我心中千层涟漪,那些辛苦顿时烟消云散。

  课堂之外,我爱把班里的“小滑头”抓过来背书。这几个学生拉帮结派,不搞学习。我就把他们找过来“逐个击破”。我先“解决”最容易动摇的那一个,我相信只要他开始学,就会给他们这个小团体带来影响。他是个“爱虚荣”的小男生,我就多在班上夸奖他做得好的地方,摆出一副不可思议的夸张神情。这时他总是腼腆地笑,极力隐藏自己眼神中透露出的些许得意,殊不知已进入我的“圈套”。为了维护自己的“光辉形象”,他的作业也愈发优秀。默写课上,为了节约时间,我在当堂只批改前5个上交的默写本,其他的作业本收集好,课后再批改。大部分时候都是成绩好的学生抢着交上来当堂批改。第一个学期最后几次默写,这几个“小滑头”竟然每次都快速写完,争相跑上来让我批改。正确率还挺高!让我暗自开心了一把。

  相爱

  时光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繁忙工作中消逝,春去秋来,寒暑易节,仲夏的蝉鸣渐渐远去了。也是一个伴随着读书声的午后,我翻开课本,这样一篇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再塑生命的人》。读完以后,只觉感慨万千:我知道,是爱唤醒了海伦·凯勒的灵魂,是爱给予她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是爱让她度过了有意义的一生。但是,她的爱是来自于莎莉文老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们互为对方的“别人”,这种源自别人的最纯粹的爱真的存在吗?若是存在的话,被这种爱所包围的人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若是不存在的话,那海伦·凯勒又怎能将这份爱写得如此动人呢?思量万千,答案却在无意之间忽然出现。

  学校组织了一次公开课比赛,我提前很久就开始准备,无数次向我的指导老师——杨老师请教,跟她一起试课、磨课,也翻遍网上几乎所有相关的公开课视频以作参考,期待着在当天大展身手。学生们同样怀揣着跃跃欲试的心情,信心满满地对我说:“毛毛老师,相信我们一定可以的!”他们的眼睛亮晶晶的,让人一看就心生欢喜;他们的笑容甜蜜蜜的,让我焦虑的心忽然放松下来。是的,我相信,只要我们准备好了,我们的付出是会有回报的。怀着这样美好的期待,那一天终于到来了。

  “事与愿违”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很难体会其中的弯弯绕绕。比赛那天,没有丝毫预兆,在十多个评委老师到达和摄像机就位后,我的学生却突然不如往常活跃了,回答问题时畏畏缩缩、音量减半,举手回答时期期艾艾、不敢尝试。见到如此场景,我使出浑身解数活跃课堂气氛,肢体语言丰富、说话语调夸张、面部表情兴奋,却收效甚微。仿佛只有我在努力,这是我一个人的课堂。

  坚持到课堂结束,在评委老师们迈出教室门的那一刻,我突然泄下气来。我想,我这么努力地准备这节课,没想到,最后败在了这里。走出教室门,杨老师已在这里等着我。她笑着说:“不错呀小毛,只是感觉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回答效果,都没有之前在另一个班试课的时候好。”我苦笑,没有作声。她好像知道我在想什么,问道:“你紧张吗?”“怎么可能不紧张呢?”她语调放慢,“是啊,你紧张,你的学生更紧张!你见过大世面,而他们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多评委老师来听课,有好些孩子是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看见摄像机,你说他们害怕吗?公开课比赛是你个人的比赛,他们完全可以不理你、不回答你。但这些孩子愿意支持你,他们非常紧张,却仍然举起小手、张开嘴巴回应你。虽然声小,也值得你感激了,不是吗?”我愣在原地,仿佛突然看到了那一只只颤颤巍巍举起的小手,那一个个紧张中带有无限期待的眼神。是啊!他们在努力地回应我呀!在那一瞬间,如梦初醒般的,我想到了“爱”这个字。我一向觉得用“爱”形容感情俗不可耐,此刻我竟找不出哪个字比它更贴切。

  回溯过往,种种画面都在向我诠释着这样的爱。第一次遇见杨老师时,她喊着“小毛”,蹦蹦跳跳向我走来,比我们年轻人更青春洋溢。这是爱,是热爱;后来她教我怎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事无巨细。这是爱,是慈爱;她给我做饭、带我去探索当地好吃的菜。这是爱,是喜爱;而这一次,她教我怎么去爱别人、爱自己的学生。这是爱,恰好就是我一直好奇的那种纯粹的爱。

  当我带着这种爱,去面对我的学生时,我又有惊奇的发现。晚自习前,我得知虽得了一等奖,但有老师评价:这堂课看起来是我一个人的表演。上晚自习时我有些沮丧,谈到了此事。学生忙问我是不是很难过,我回答:“有点难过,但不怪你们,因为你们愿意配合我,已经做得很好了,我很感激你们。”他们抬着头,认真地说:“毛毛老师,没事的,不要怪自己,你怪我们吧!”我突然惊觉:他们竟也拥有那种纯粹的爱! 只是我一直没发现。他们的爱,是在公开课比赛前,担心我有没有戴好手表、扩音器的老前辈一般的表情;是在我因潦草的作业生气时,背后突然传来的怯懦的安慰声;是在我的生日前夕,悄悄准备礼物、排练节目的身影;是在我感冒时,送来的三颗胶囊和一包揉皱的感冒灵颗粒。他们不会直言“我爱你”,那双纯净眼眸却分明爱意流转。我是何其幸运,能够从杨老师身上发现这种爱,享受这种爱。而我将这种爱传递给学生,学生又将它反馈给了我。

  其实,爱本来就是一个互相传递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爱别人,学会了爱自己,发现自己就是由爱构成并值得深深被爱,可以在世间无条件地做自己。我们不用隐藏、不用撒谎、毫无保留。我们并非不会犯错的圣人,却爱着不完美的对方。我们棱角嵌合、交换真心,不怕之后的离别,卸下所有防备,接受纯爱的体验。我想,体会到爱与被爱,莫过于我这一年最幸福的事,亦是我这一年最大的收获。

  相守

  时光就这样被爱的溪流裹挟着向前流去,恍惚间,春已尽、夏始来。我和学生们都已把对方当作生活中的一部分。周末放假,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排队等待放学时,总会仰起头,用期望的眼神看着我,“毛毛老师,下一年你还教我们吗?”我心中怅然,笑道:“这就不一定喽!”

  深夜躺在床上,我脑海里却一遍遍闪过这个问题,下一年,我不教他们了,会有别的老师带着更丰富的经验来引导他们,而我仅仅是他们人生路途中的一个过客吗?又或许,我能让他们得到一些受益终生的感悟,即使不在他们身边陪伴,也能继续影响着他们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思索了几天。我的学生基础很差,不爱读书,阅读能力差。不会阅读,写作自然也如“流水账”一般。他们都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好些学生觉得读完初中去打工挣钱就是最后的归宿。不,他们不能拘泥于这一方土地,他们需要看看外面的世界!知天地之大、万物之博,才能脚踏实地、奋发向上!我突然想到三毛的那句话——“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也许孩子们没有条件乘高铁、坐飞机去其他地方,但当他们看书时,他们就置身于书中世界,拥有书中主人公的境遇,几千年前的历史风云、未来的科技畅想、海底世界的奥秘探索、万千人物的趣闻怪事都浓缩为眼前的一段文字。这是书籍的力量,而我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爱上看书!

  我决定开设阅读课。可是受限于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无法做到在课上每个人都有课外书籍。同时,学生们的阅读欣赏能力较差,需要先教会他们怎样规范地阅读书籍。因此我退而求其次,采取了一种办法——孩子们把自己想看的书告诉我,我把这些书看完后,选择其中一些书,用说书的形式在阅读课上给大家分享。

  印象最深刻的是讲《活着》的那堂课。我把人物关系图画在黑板上,每逝去一个人,我就划掉一个名字。讲到凤霞因产后大出血而死时,好几个同学默默地抹眼泪,课堂上鸦雀无声,大家都因福贵命途多舛的生活经历而压抑着。课堂结束,我让大家提问,有同学问:“春生去哪儿了?”也有同学问:“福贵为什么不自杀呢?”五花八门的问题迸发出来,我心中暗喜,看来孩子们认真听了,对这本书感兴趣了。解答完后,我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如果福贵为了金钱而活,那他破产的时候就应当去死;如果福贵为了亲情而活,那家人去世的时候他就应当去死;但他没有,因为人是为了活着本身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

  有学生在课后小作业中提到:她仍然对这部作品的中心主旨很模糊,但知道了困难不能击垮自己。我莞尔一笑,我讲这本书的目的达到了。孩子们正处在叛逆期,加之心理脆弱,总把自残、自杀挂在嘴边。虽然他们年纪尚小,不太能理解活着的真正意义,但我相信,经过这堂课,他们在潜意识中都明白了:活着就是希望,活着就是幸福。这便是这堂阅读课的价值所在。

  一段时间后,他们已经明白我是如何梳理书籍的脉络,初步了解事件的关联性和多元性。我开始尝试带领他们自主阅读。我先以自己的读书笔记为例,让孩子们学会写带有自己个性特色的读书笔记。接着让每个有条件的同学都带一本课外名著来学校,没有条件的便由我借书来补足。这些书都放置在班级后面的小书架上,成为一个简易的阅读角。所有书目共享,孩子们随意选择自己想看的书本,只需在语文课代表那里登记好借书情况。同时我定期开展自主阅读课,在闲暇的午后,放上几首钢琴曲,和孩子一起读书、做读书笔记、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我想,几十年后,每每午后阅读,我也会想起这些充满爱和好奇的小天使吧。

  当然,我希望他们不仅是学会阅读,也要明白怎么“跳出阅读”、追求“读书的内化”,即如何输出自己的所悟所感。我在班上举办了“读书知识竞赛”,以零食作为诱惑,让他们抢答题目,大家收获了知识,也玩得不亦乐乎;我也组织了小剧场,分组表演《西游记》中的部分故事章节,他们制作道具的原材料如此简陋,呈现的效果却不打折扣。在学校的古诗文朗诵大赛中,我突发奇想,要来一个不一样的朗诵,便和学生们自编自导出一个结合方言的古诗串烧小品,把观众逗得捧腹大笑,学生们喜滋滋地拿回“二等奖”。我也细心培训两位有潜力的同学,带领他们去县里参加朗读比赛、演讲比赛,他们斗志昂扬、激情满怀,拿到了“三等奖”,我自己也得到了县教育局颁发的“优秀辅导奖”。我知道,这些远远不够,但我相信,孩子们合上书本后,已能慢慢尝试将书本与自己、与这个世界联结起来,初步踏上那条书籍内化的道路,去探索开启“自我智慧”的世界。

  在这一系列的阅读培训中,她总是吸引着我的目光。平时话不多的她,在阅读课后却有无数想法与我分享。也许这就是个爱阅读的乖孩子吧,我想。后来,我布置作业,让她在午间打开班内电脑里的PPT给大家抄写字词。下午她满脸焦急地找到我:“毛毛老师,不好意思,我不会开机,也不知道怎么打开PPT。”安慰过她,我坐下来沉默良久,她的一些同龄人都会偷偷跑去网吧了,她却一次都没碰过电脑。为什么她会被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抛下?我必须做点什么,让她追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我带她在办公室学电脑,从电脑的开关机教起,到鼠标、键盘的使用,最后让她自由浏览想看的网页,查询好奇的内容,慢慢熟悉电脑的使用。当我与班主任交流此事时,意外得知了她的身世。她的父亲早亡,母亲带着她的弟弟回到娘家,却意外患上脑血栓,自顾不暇,弟弟只好让外婆、外公抚养着。她被留下与本地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前几年奶奶去世了,爷爷患上尿毒症,需要定时去县医院做透析。他们便都寄宿在了姑姑家。她一直没有零花钱,从不光顾小卖部,所以电脑更是不可能去接触了。我顿时明白,为什么她阅读课这么认真?正是因为她珍惜这样不用花钱就能了解课外书的机会。之后,我带了些书放在办公桌上,让她随时拿取自己感兴趣的看,同时手把手教她写读书笔记,把平常看到的感兴趣的文章打印给她,分享课本之外的补充读物。我想,家庭背景可以是贫穷凄惨的,但读书时,她能走上自我的时间旅行,也能努力成为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精神资源充实的人。

  那么,像她一样,没有条件去阅读课外书的人,光有阅读方法,没有阅读实质,之后该怎么办呢?我有些焦虑,这时离支教结束只有一个多月了,我却在此时才想到需要物资的支持。我赶忙联系各个可能进行书籍收集的组织。幸好,华中大义工部正在进行“旧书圆新梦”活动,他们也愿意将部分课外书籍捐赠过来。两周后,我收到150册图书,将其中20本奖励给优秀学生后,其余全部捐给学校。这些书籍,曾经陪伴华中大的学姐、学长度过一个个闲暇的午后,如今他们将这些有温度的书传递过来,让这些书在我的学生手中发光发热,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时光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盛夏的脚步已然到来。在夏天遇见的,就在夏天告别吧。

  我想,现在我可以回答那个问题了。

  “毛毛老师,下一年你还教我们吗?”

  “不会,但我把最宝贵的东西留给你们了,它会继续陪伴你们、守护你们。而你们那些最纯粹的爱也会陪伴我走过漫漫前路,温暖我的每个冬天。”(华中科技大学研支团成员毛然)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