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的两年时间里我一直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西山农牧场,在这个仅有6000余人的团场里,有一座被年轻人称为“爱情公寓”的大学生公寓西山小屋。在这所公寓里住着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兵团“双五千计划”大学生,以及在团场参加工作的年轻的大学生干部。
之所以说是“爱情公寓”并不是在这里发生了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而是我们的公寓里有一个规定,只有在团场单身的年轻男女才能住进大学生公寓里,一旦住在里面的人找了人生的另一半,就会选择离开公寓组建自己的家庭。我们的“爱情公寓”更像是年轻人等待爱情的车站,以前的人离开了,还有新的人会来。
我喜欢这座小小的公寓,喜欢公寓外面的那一排笔直挺拔的白杨树,喜欢那夏天像伞一样的那棵老榆树,喜欢下班后看放学的孩子拿着喜欢的书躺在门前的草地上。盛夏天边的夕阳慷慨的将阳光洒在孩子的脸上,老人的白发上,远处伸着懒腰的流浪狗披着满身的金黄,不管你贫穷或是富有,那一刻,一切的生灵都会平等地享有这份幸福。
2013年的那个夏天从山东到新疆八千里路的奔波,是这座小屋给了我安心的理由。我们来的那一天晚上的宿舍里的哥哥姐姐们便来到宿舍,向我们介绍自己。“我来自山东,他来自河南,这个是四川的,他是新疆的,我老家是甘肃的”他们故意用方言介绍着自己,这让新来的我们很快记住里宿舍里的每一个人。
我们的宿舍虽然不大,但它却是每一个漂泊异乡温暖游子的家。还记得当初刚来时,为了让我们尽快适应环境,熟悉身边的人,宿舍里的哥哥姐姐们都会带我们一起去聚餐。每当我们打算付钱时,他们便会说,你们是新来的身上没有几个钱,就让我们这些老志愿者来请你们吃饭吧。
还记得来新疆的第一个八月十五中秋节时,为了不让我们这群身在他乡的志愿者想家,南哥邀请我们志愿一起过中秋。当晚餐结束我起身付账时南哥一把拉住了我,他当时只留下一句话“我们当年来时,也像你们一样被别人照顾着”。那一刻,我明白了一顿饭里志愿者精神的传承。
而今,一年多过去了,有些人选择离开,有些人选择留下。如今,新的志愿者来到团场我也顺理成章的成了学长。每当我们一起吃饭时,我都会想起南哥的那句话,一句话温暖一可漂泊的心,一顿饭吃的是传承。
我喜欢这座充满人情味的公寓,每到过年回来我们都会尝到来自天南海北的美食。山东的煎饼,河南的红旗渠,陕西的西凤,湖南的辣酱,安徽的竹笋,四川的风干鸡,新疆的熏马肉,甘肃黄河啤酒这些足以让我们志愿者的公寓变成一座美食屋。我曾想如果把每个宿舍的门打开,每人都端出一道自己家乡拿手的小菜,那从宿舍东头到宿舍西头,且不成了一条美食街,想想就让人流口水。
在这座小屋里,每天都流淌着关于青春与奋斗的故事,它就像徐克导演镜头下的龙门客栈,只不过是在这间客栈里没有刀光剑影,有的是靠近我温暖你的相互感动。在这里有酒入愁肠的相思,有窗前明月的乡愁,有一种你所经历过后才知其中奥妙的幸福。在这间小屋里我们一起偷偷炒菜,一起席地而坐吃着火锅,一起拿着啤酒,抱着西瓜看世界杯。在这间小屋里是志愿者心里的乌托邦,不知秦汉,无论魏晋。
在小屋里,有的人来了就再也没有留恋下一处的远方,有的人走了但他的故事还在人群中流淌。小屋就这样宁静的等待,等待着一批又一批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在戈壁挥洒青春年华,成就人生梦想。如果有一天你也成为了我们的一员,也希望你能将自己的故事写在小屋的墙上,让幸福静静流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西山农牧场 刘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