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风云 >> 西部明星 >> 正文

闫晓明:扎根藏区做一生的志愿者

 

2011-04-29 09:2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在工作中他积极主动地向周围的领导和同事学习,通过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多做,努力使自己在尽短的时间内熟悉工作环境和内容,在业余时间里学习并掌握了《公文写作》理论知识。同时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不断地帮助计算机操作水平欠佳的同事,给他们讲解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演示办公自动化系统方面的知识。

  在工作中他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办公室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主动融入办公室的工作,逐步熟悉办公室的业务过程,特别是有关保密的纪律和规定,从平时做起,从小事做起,按时上下班,积极参加机关组织的各种学习和活动。

  (二)他是志愿者之外的志愿者

  身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志愿者,闫晓明认真贯彻团中央的号召,在做好本职工作外,他积极响应团区委的工作要求,利用休息时间积极参与各种团区委举办的活动。2008年8月,根据西宁市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工作安排,他主动放弃每周末和国庆假期休息时间,积极投身于创卫活动中,认真配合城东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创卫宣传,作为一名“交通协管员”在烈日下为市民保驾护航近半个月。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6点,在城东区东关大街上都能看到头戴小红帽、袖带红袖章、手拿小红旗的他站在马路中央阻止横穿马路的行人,在烈日下,一站就是一天,他没有一声埋怨,任劳任怨。那几天,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为了您自身的安全,请您走人行横道”,过往行人无不拍手称赞。3月5日是中国志愿者日,2009年的这一天,在团区委的领导下,他组织其他志愿者开展了帮扶结对活动,与联点社区的孤寡老人、残障人士以及一些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的孩子组成了一对一帮扶结对,他们采取定期不定期的去帮助他们,给他们送去了温暖。植树节到了,他们志愿者在团区委的组织下参加植树活动,在活动现场,最硬的土,他来铲,最累的活,他来抗,表现出了当代青年勇往直前,互帮互助的精神。闫晓明在西宁服务的这段期间,在“青海国际清真食品节”城东区分会展的筹备宣传活动、共青团城东区委第十二届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创建卫生城市等等活动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出色的表现和认真负责的精神体现了一名当代大学生志愿者精神面貌,践行了志愿精神。

  由于工作突出,2009年8月,他被西部计划西宁市城东区项目办授予“城东区第五届西部计划优秀大学生活志愿者”荣誉称号。2009年12月,被共青团西宁市委、西宁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2007-2009年度西宁市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

  三、就业工作情况

  2010年7月,闫晓明志愿服务期满,同年8月,考取青海省2010年度选调生,10月,被青海省委组织部分配至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巴干乡支援灾后重建工作,由于工作突出,同年12月,又被借调至曲麻莱县发展和改革局工作,从事文秘工作,主要为发改日常工作、项目管理办公室、县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办公室、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物价检查所、安全生产委员会等起草各类文件、撰写各类材料。

  曲麻莱县位于青海玉树州境内,县域内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均气温-3.3℃,人口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8%以上。这里气候干燥,生存条件无比恶劣,即使这样,来自东部沿海城市的他仍然选择在这边工作,来到这里以后,藏族人民的淳朴以及这边的贫困和落后深深地打动了他,他立志扎根西部,为藏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尽自己绵薄之力,渐渐地他感觉到这里需要他,他也离不开这里。在发改局工作期间他先后参与了《曲麻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2025年远景展望》以及《曲麻莱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编制工作,他的出色表现赢得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四、扎根藏区,甘做一生的志愿者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闫晓明用他自己的真实行动诠释了这一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一项播撒希望的事业,今天全国有数万多名大学生在西部开展志愿服务,明天这支队伍会更加壮大,相信千千万万志愿者用自己的心血、汗水和辛劳播下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在祖国广袤的西部生根发芽,绽放成灿烂的花海。

  虽然他西部计划服务期已经圆满结束,但是他志愿服务的脚步没有停止,他结束服务期后选择了祖国最艰苦的地区去继续工作,他立志扎根西部,,扎根藏区,甘做一生的志愿者。

  “有一种工作,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种艰辛、快乐、纯粹的工作。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