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7 09:00: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2000年9月,我正式成为山东省菏泽医学专科学校的一名医学生。由于家境贫寒,学校专门为我安排了勤工俭学,这样我的每月生活费就有了着落。由于学习认真、成绩突出,我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在学校领导以及班主任、代课老师的热心、无私帮助下,我圆满的完成了大学的课程。三年期间,学校为我减免了七千多元学杂费,这使我终生难忘。
2003年毕业之际,我的许多同学都在为应聘而奔波,而我也加入了找工作的茫茫大军之中。我一直认为自己是最幸的,一直都这么认为,正是这样,我才坚持到了今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团中央启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活动。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好儿志在四方,人生就需要那么一种精神,那么一种干劲,我的青春也需要艰苦的磨练。
我决定选择西部!西部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西部有着人们对她的憧憬和渴望。可身患残疾、重病卧床的父亲怎么办?年老体迈、各种病痛缠身的母亲怎么办?难道这个破烂不堪的家就这样继续破碎下去吗?思考、犹豫、犹豫、思考……思路渐渐清晰,于是向父母讲明了实情,万万没有想到他们支持我,痛快的答应了。可我越来越不安了,自己这一关却怎么也过不了。青春需要梦想,青春需要激情,青春不惧怕任何挑战。就这样,我毅然报名参加了西部计划。记得报名时,齐书记问我选择一年还是两年,我断然回答,两年;齐书记还问,“若把你分到最艰苦的地方,比如说西藏,你去不?”没有半点犹豫,我毅然回答,“无论分到哪里,我都去。我是农村人,我能够吃苦,再苦再累我都不怕。”最后经过层层选拔,严格培训,我成为我校第一名首届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就这样,我踏上了西行的列车,经过三十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来到了这广袤的大西北-青海。逶迤磅礴的大山,广阔荒凉的戈壁,无不激起我的爱国之情。如果没有这次选择,我真的想不到祖国的幅员辽阔。经过一周的培训,我们各自奔赴自己的服务地,我被分到省会西宁。西宁是个好地方,冬天不冷,夏天十分凉爽,有“夏都”美称。我去了西宁市南川东路医院,医院领导为我接了风。记得在饭桌上,董院长对我说,“由于医院条件有限,目前我们医院没有外科,我们正需要一名外科医生,开展外科。当时我脸一下子红了,不知所措。说老实话,实习期间,我扎扎实实在小儿科实习了1年,却从来没到过外科,怎么办呢?这志愿者还没当呢,难题就出来了。我向院长讲明了情况,院长笑了笑说,”没关系,学校里理论都学过,慢慢来吧,你能行的。“想到自己的志愿者身份,我欣然答应了。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担起了外科医生的重任。由于理论知识扎实,再加上自己勤学苦练,我很快就学会了简单的清创、包扎、缝合等基本技能。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多次受到院领导和患者的好评。志愿服务一年来,我努力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2004年我被评为”青海省首届西部计划杰出志愿者“,授予中国志愿者银奖。2004年8月,我被调到西宁市回族医院。该医院属于民族医院,位于少数民族聚集地。首先,我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和学习。由于医院规模较大,有独立的外科,使我对外科的学习更加充满了信心。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带教老师的热心帮助下,我很快就进入了临床角色。3个月后,我已单独值班。现在我已能独立完成一些中小手术,并协助上级医师完成一些大手术。由于踏实肯干,工作认真负责,我多次被区、医院评为先进个人。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