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风云 >> 西部明星 >> 正文

李荣:品尝西部基础教育的苦与甜

 

2011-04-26 09:24: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援教扶贫 热血青春化春雨

  服务期间,我为了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增长才干,我除了承担青少年宫的工作之外,还牵头成立了“大学生志愿者教育扶贫小组”,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多次到全县各中小学校开展义务培训、指导。并到县城中学挑选高三艺术特长特困生,专门对他们所学所好进行免费辅导。平时,我还积极协助团县委、项目办组织策划开展“青春城乡互动、共建小康乡村”、“文明送家园”、大学生志愿者“进百村、访千户、送科技、送温暖”、“青春飞扬红土地”、“火红青春耀帅乡”、等系列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更加激发了我在西部激情创业的雄心,增强了我与志愿者之间的交流,培养了我与西部人民的深厚感情。

  这期间,我曾受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赵勇、中国教育电视台台长康宁的亲切接见。2004年4月我被共青团四川省委推选为志愿者先进代表之一,分别在四川大学、四川农大等高校作巡回报告。同时《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教育导报》、《四川日报》、“资阳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我志愿服务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多次深度报道。2004年8月,我被共青团资阳市委、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人事局联合评选为“2004年度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大学生志愿者”,2005年11月我被共青团四川省委授予“四川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

  爱心奉献,扎根基层

  两年的志愿服务时间虽然过去了,但我感受的不只是艰辛,还有奉献的感动,美丽的不止是沧桑,还有走过的热情。服务期满后,我已深深的眷念上了,这片承载着理想和希望的帅乡--乐至,因为,在这里有离不开我的学生,还有我未完成的事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因此服务期满后我毅然选择留在当地工作,继续秉承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以“志愿者长才干,老百姓得实惠”的理念,继续服务于当地老百姓。2005年7月,服务期满后,我被免试分配到乐至县吴仲良中学教务处工作。

  从2006年9月至今担任高三艺体班美术教育工作。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每天欣喜的徜徉于学生之间,每当我看着可爱的学生们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听到那一句句热情地问候:老师好。这时一股由然而生的幸福感将我包围。于是心里一次又一次的庆幸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我深知,踏上讲台,我就成了学生们最信任的人。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作为一名老师必需承担的责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于是,每时每刻我都不断提醒自己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对未来我充满了期望。然而“醉后方知酒味浓,为师方知为师难。”为了上好一节课,我常日思夜想,每一句话怎么说更准确,怎样给学生作范画,学生才能看懂,每一个知识点怎么阐述学生才更清楚,认真查阅各种相关资料,积极向老教师请教,每天忙碌着却充实着。

  教育的根是苦的,教育的果实却是甜的。 2006年我被县教育局评为高中毕业班“优秀学科教师”称号,资阳市授课大赛三等奖。近年来,我校艺体特色显著,其中美术类专业本科上线率达到90%以上,08年我校学生李建军获三项美术高考状元,川美造型全国第一、设计全国第一、省联招第一,同时超中央美术学院录取线20多分,姚佳讯获全省第三名;09年美术高考中,有2名学生分别获四川美术学院造型与设计类全省第一名,其中全省前10名我校占5人。在08年四川省中小学生艺术人才大赛中,我班学生在美术类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有3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同时我本人也获得指导教师一等奖。2010年,我校美术专业成绩再创佳绩,清华美院、中国美院各上线1人、川美上线31人、湖北美院7人、广美1人、联招本科上线90余人,升学率达91%。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总会遇到种种困难,有些人会因此一蹶不振,怨天尤人,哭哭嘀嘀。在中央电视台第六届CCTV小品大赛中,有个小品名叫《前面有棵树》,它中间有这样一句台词,他说:“人世间没有什么人值得你留泪,而真正值得你留泪的人一定不愿意看到你留泪:”。同学们你们更清楚,在你们找工作的时候或许会遇到更大的压力,高不成底不就。但是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仍然要以乐观的精神去面对,因为你即使今天由于生活和工作上的原因而不高兴,可是明天太阳依旧要从东方上升起。在抗击冰雪灾害、5.12汶川大地震、4.14玉树大地震、云南旱灾中,我们多少兄弟姐妹遭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可是他们依然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重新站起来了,灾难无情,人间有爱,大爱无疆。也就是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情况,世界上总有路可走。如今的就业应该是按照先就业--然后择业--最后创业的模式进行。一开始别把眼光放得太远,你即使是块金子但是你没有工匠师傅的打磨,你仍然不会发出耀眼的光芒。如今的社会,它不是需要社会来适应你而是要你去适应社会。当今,在广袤的西部大地仍需要志愿者,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志愿者,弱势群体、最广大的老百姓更需要志愿者。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投入到造福人类,造福社会的伟大行动中吧。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