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风云 >> 西部明星 >> 正文

槐永俊:那一年我在汶川

 

2011-04-20 09:22: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时间匆匆,转眼间四年的时间已经过去。回想07年8月至08年9月的志愿者经历,仿佛就在昨天。

  2007年8月,在云南民族大学的大礼堂里,和上百名来自安徽、上海,甘肃以及云南本地志愿者一起,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庄严宣誓。从这一天起我们成为一名光荣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就是我们将为之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实现的承诺。

  来到了服务地,在领导和同事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常常深入实践,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我经常跟随领导下乡开展农村各项活动,通过和老百姓接触,了解他们的生活,也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西部计划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工作中,我积累了很多与人交往的技巧经验,学会了开展基层工作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为我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一年的服务我主要负责石林青年中心的工作,在开展青年中心的工作中,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坚持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敢于负责的态度和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投入青年工作中,踏实肯干,扎实工作,时刻不敢有丝毫懈怠。为切实发挥好青年中心服务青年、帮助青年的平台作用,让青年中心真正成为一个广大青年相互交流学习的大家庭。在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支持下,和广大青年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现如今他们依然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在青年中心的一年,爱心助你上大学,爱心送考等活动丰富了的经历。

  除了负责青年中心,我还从事办公室工作,。由于行政工作繁杂琐碎,而我在大学期间学的又是工科,为搞好工作,我认真的摸索实践,遇到困难的问题就主动向领导同事请教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便熟悉了办公室的工作,明确了工作的程序和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地开展工作并熟练圆满地完成各办公室的工作。很多时候为了完成某项工作总是跟同事们加班到深夜。 

  我们这批志愿者赶上了三年一次的换届选举,赶上了十年一次的全国农业普查,赶上了新农村建设。我们能在服务期间能赶上这些,是我们每个志愿者的荣幸,虽然总是感觉很忙很累,却让我们能做更多得事情,让我们的生活更充实,让我们更好的服务于西部,也更好的锻炼了我们,提高了我们的工作能力,让我们不枉这一年的西部服务。 

  在这一年里,工作上印象最深的就是5.12汶川地震伤员转移治疗。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和上级的安排,108名汶川地震中受伤的伤员转移到石林天奇医院进行康复治疗,根据单位领导的安排,我的工作就是负责招募并安排到医院进行志愿陪护的志愿者。在领导的协调下,石林电视台为我们播出了三期的招募倡议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报名的人员络绎不绝,最后统计报名人员达到了两千多人。根据这两千多人的身份和从业经历,先后安排了包括中学生、卫校毕业生、企事业职工、农村青年在内的1500余人、100多个班次到医院开展陪护、消毒、护理等志愿服务。除安排好每个班次的志愿者之外,还积极协调院方,为服务的志愿者提供一顿中餐,解决了志愿者吃饭难的问题。并做好6.1及其他节假日领导的慰问工作和信息的上报。经过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6月21日上午,经过一个月的精心医治,在石林天奇医院治愈的44名四川地震灾区伤员及35名陪护家属,带着石林24万各族人民的深情厚谊,恋恋不舍地踏上了返乡旅程。我的工作也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表扬,获得了云南省优秀志愿者的称号。

  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我实现了从学校到社会,从学生到党群工作人员的转变,很好的履行了志愿服务义务,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服务单位对我有很高的评价,我个人对这一年的工作都比较满意,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铜奖,得奖是对工作的肯定,工作是自我的需要,我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志愿者“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誓言。 

  现在的我,是昆明新华书店连锁有限公司石林分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我深爱这个和共和国一起成长起来,走过70余年辉煌历史的出版发行企业,我以我是新华书店的一名员工而骄傲。在平时的工作中“服务读者,服务社会”的企业理念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依然是我做好本职工作的精神动力。

  我依然是一名志愿者。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