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风云 >> 典型人物 >> 正文

志愿者王雨宁:我在西部写芳华

 

2022-05-26 09:03:00   来源: 南方科技大学   

  凭祥,一座位于广西的边境小城,成为了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树礼书院21届毕业生王雨宁书写青春的地方。2021年盛夏,23岁的王雨宁抱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踏上这片土地。这一年里,她踏遍边境小城的山山水水,经历了疫情防控的风风雨雨,更在这里收获了关于青春、梦想与责任的美好回忆。

  “江南女孩结缘西部计划”

  王雨宁成长在浙江的一座山水小城,在这里,她一直都是父母邻舍眼中的“乖孩子”“别人家的孩子”,但其实,她骨子里潜藏着勇敢果断的一面。去边境,去西部,这颗种子埋得很早,它被列在王雨宁的“人生必做的一百件事”清单里。

王雨宁同学(图左)和项晓东导师合影

  在大四上学期,她因缘际会了解到“西部计划”,心里的那颗种子开始发芽。“很多事情,是错过就会后悔一生的,无论结果好坏。”王雨宁这样告诉自己。于是,在报名渠道开放时,她展现了自己果敢的一面,以一个成年人的态度和父母探讨自己的决定,最后成功说服了家人。

  于是,凭祥,这个甚至连名字都比较陌生的小城,却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给她的人生添上了五彩斑斓的一笔。

  “您好,现在海关球场开放了第三针疫苗,回来打了也是对自己负责啊,得吗?”在凭祥镇南大社区的办公室,随时都能听到网格员拨打电话的声音,初来乍到的王雨宁也是其中一员。被指派到南大社区后,她花了三天的时间熟悉自己繁杂的工作内容,巅峰期一天一百多个电话。初期她和当地不相似的口音经常让人将她认定为电信诈骗嫌疑人,但随着数百个电话的锻炼,“友女”“友仔”“得不得”等这类地域特色的词汇也不知不觉成为了她的常用词,她渐渐地融入了这里。

  根据上级的要求,围绕着防疫抗疫,从宣传发动员、采样登记员、出口登记员,到现场发动员,除了没能亲自去“撩喉咙”,她几乎熟悉了开展核酸筛查的每一步流程。

  清点物资、布置场地、开展核酸、回收整理,一次核酸下来,回到寝室,能当晚睡觉都是稀罕事了,工作群里,凌晨一两点紧急布置任务也是寻常事。

  所以,她越发珍惜睡眠。充分利用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养精蓄锐。有的时候累得都来不及洗漱,一躺倒,就好像黏在床上了。

  妈妈问她,累吗?

  累,真的很累。穿着防护服工作的时候很累。挨家挨户敲门告知居民去做核酸的时候很累。采样登记一个个不停扫码的时候很累。写证明小票根本无暇休息的时候很累。

  这是她的心里话,她想像幼年时那样和母亲肆无忌惮地哭诉撒娇,但最后还是笑着说:“不累的,我一切都好。”

  王雨宁所在的南大社区管控人数众多,管控地段呈狭长带状分布,停车场、物流园、火车站都在辖区内,外来流动人口占比极高,从她接手之日起,南大社区的管控人员名单始终就没有清零过。附近县市频发的疫情也使得这项工作变成了长期责任。

  有一次情况紧急,王雨宁的室友在凌晨3:19敲响了她的房门,在睡意朦胧中她迷迷瞪瞪地起来穿戴好,就立刻和镇里的另一位同事到高速路口进行值守。12月的凭祥街头,她顶着寒风,对来往的车辆进行查询、信息记录。

  “微信好友里的货车司机可以组大型车队”

  2022年3月5日,在惊蛰这一天,一道紧急通知打破了这座边境小城的平静:凭祥出现了本土阳性病例。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先后划定,人员流动被严格限制。

  所有基层工作者都严阵以待,这场艰难的防疫保卫战开始了。

  身在基层的王雨宁第一次站在了疫情防控的前线,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从这一天开始,之前的那些加班加点的辛劳都不值一提了。她每天要面对的不只是身体上的劳累,更是精神上的疲惫。

  一开始,是铺天盖地的电话。有咨询外出的,有请求物资的,还有指责社区无用的。铃声不断响起,一旦坐在电话前,就很难离开了。王雨宁和同事们,甚至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一个个都哑了嗓子。再强大的心理,长时间暴露在高压状态下,也难以保持冷静。王雨宁几近崩溃,但她仍然努力撑着,因为她知道,社区是居民最依赖的地方,还有许多工作等待着她去完成,这是她的使命。

  后来,是夜以继日的核酸检测。市联防联控指挥部推送了大批管控名单,密接、次密接、风险人员、时空伴随人员,分别对应不同的管控措施,一夜之间,有成百上千的红黄码人员待检,社区开设了几十个核酸采样点。

  王雨宁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凌晨三点的时候,工作人员们正准备收摊,上级紧急下达命令,在六点继续核酸。这意味着他们必须五点就起来布置场地,还有两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五点起来的王雨宁,感到自己的脚步虚浮,从宿舍下楼时,在楼梯上踏空摔了下来。所幸楼梯不高,站起来后,王雨宁活动了一下,感觉只是膝盖破皮流了些血。因为几乎没有洗漱时间,还没来得及换下的冬季牛仔大衣也替她缓冲了许多,她拍拍衣服上的灰,继续往下走了,社区的工作还很多,必须得马上处理。

  再后来,是不计其数的微信消息。做完一段时间核酸,又有几百人等待转码,制作问卷发放、收集信息、审核、整理、提交,面对着庞大的转码人群,她一个人重复着枯燥而繁琐的工作。

  最头疼的是那些材料不合格的,于是她只能一个个加微信单独对接,一个人同时对接几十个对话框,复制、转发,相同的语句要重复几十遍。那段时间的辛劳和汗水,都记录在了输入法的高频词里。现在打开王雨宁手机,好友列表里面的货车司机可以组一个大型车队,红木家具店可以开一条街,水果一条龙上下游齐全。

  封城结束后,大家一起欢送支援的医护人员离开,王雨宁的眼眶热热的,为他们,也为自己。

  “用一分热、一分光,守护一座城”

  2022年七月底,王雨宁为期一年的志愿者经历就要结束了。作为一名西部计划的志愿者,她认为自己是光荣的,也是幸运的,这一年将是她人生路途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将成为她美好的回忆。

  当问起她对自己未来的打算,她的语气沉稳又不失雀跃:“我很想念南科大的一切,所以考研会回到本校,很期待2023年9月我和南科大的久别重逢。”

  “担当时代责任,彰显青春本色”,或许是很多发言稿的常用语,必然会有人会觉得这句话说着很空泛,觉得年轻人不懂吃苦,不会吃苦,吃不了苦。但是回想起自己这段时间的西部计划志愿者经历,王雨宁却有了不同的体会。

  她清楚知道,自己并不是在说空话,而是真真正正地用自己的行动在岗位上脚踏实地前行,以一个南科学子坚守的初心,以一个优秀的共青团员该有的素质,以一个西部计划志愿者该有的使命担当。平凡者,亦可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在凭祥基层的这一年,尤其是疫情抗疫期间,她真切地感受到了第一线上党员们的风貌,为人民服务,他们并不说空话。他们让王雨宁切身体会到了党员这个身份的责任和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入党已经被明确地写入她的未来规划了,她希望自己也能够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王雨宁2022年最真挚的心愿,愿凭祥一切安好,深圳一切安好,南科大一切安好,家里一切安好,全国各地疫情早日结束,民众正常生活。

  “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主动担当、积极作为、顽强拼搏,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交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答卷。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一个个志愿者用一分热、一分光,守护一座城,点燃希望之光。”

  一年之期尚未行至尽头,她将继续前行。

  他们,无数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们,都将继续如此前行。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