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4 13:41: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这是我第一次从大城市到极端贫困的山区;第一次与农村的老百姓朝夕相处;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黄土地上的坚韧不拔。一年虽然短暂,然而内心深处对大山的那份依恋,对西北人民的那份不舍,总是梦回萦绕,时时触动着我的心。”这是冯艾2013年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10周年座谈会上向中央领导同志汇报时说的话,也是她情系西部、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
冯艾在课堂上
冯艾,女,197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汉族,北京人,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冯艾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4年内两度赴西部基层艰苦地区从事志愿服务。2000年8月至2001年8月大学本科毕业后,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白崖乡中学支教一年,2003年8月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担任上海赴云南大学生志愿服务队队长,在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战河乡战河中学支教。2003年,刘云山、王兆国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亲切接见冯艾,并热情勉励她继续做好志愿服务工作。2004年1月,冯艾被团中央授予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
迎难而上,走好奉献西部第一程
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抓好教学工作。西吉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属国定贫困县,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春季沙尘满天,夏季酷日当头,秋季狂风乱作,冬季天寒地冻,尤其是严重干旱导致生活用水匮乏,被联合国认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冯艾所在学校的生活条件非常简陋: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土坯房,却是两名支教老师的宿舍、办公室兼厨房,一张从教室搬来的课桌,一个烟道煤炉,两张铺板搭成的床,少许厨具、杂物,加上一盏昏黄的灯,构成了她全部的家当。冯艾不畏艰苦、迎难而上,很快就掌握了在当地生活的基本技能,没有水就像老乡一样走几里山路去挑,没有暖气就向当地人学烧炕,要生火做饭就跟老大妈学架煤炉、手工制面等。同时,她多次深入老乡家中,了解风俗礼仪,掌握方言土语,为进行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冯艾第一次手执教鞭走上讲台时,才深切体会到了这一点:图书室里只有几册破旧被淘汰的教学参考书,英语课没有录音机和磁带,地理课缺少地球仪和挂图,理化课没有实验器具,体育课只能全班40多个人抢一个篮球,而在期中考试时两三个人得蹲在地上昼夜不停印考卷。因为这种情况,很多教学计划都不能有效开展,冯艾急得茶不思饭不想,整天同支教队员商量办法,通过发信件、打电话、自编简报向母校、向社会各界求援。在她们的多方争取下,一批批援助的教学物资运到学校,有效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学校还受赠了20多台崭新的电脑和无线上网设备,使贫困的学校一下子成了全县第一个“上网学校”。
传播先进思想,普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虽然学校的硬件条件改善了,但冯艾又面临了另一个更难解决的问题。由于经济不发达,收入过低以及一些传统思想的束缚,很多家长不愿送娃娃上学,很多学生因为交不起学费而面临辍学的困境。她意识到要从根本上改变娃娃们受教育的环境就要从改变当地人的思想观念入手,2000年10月下旬,她开始了全面家访,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了四个乡十几个村的近40户人家和村里的小学以及教学点。每一次家访,冯艾都要来回走上几十里山路,回到宿舍时已经累得腰酸背疼,又饥又困。不仅如此,她还经常遇到一些不太理解她的老乡的闭门羹,可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更加投入。她挨家挨户地拜访了每一个学生家庭,耐心地向家长们解释国家的有关政策,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与家长沟通孩子的教育问题,向他们讲解“21世纪——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帮助他们认识让孩子读书的重要性,遇到不太配合的老乡,她总是一次又一次主动找上门去。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知识是改变他们贫穷落后面貌的唯一武器。她还利用一切机会向村民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向村民介绍计划生育、科教兴农等方针政策,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把先进的思想观念、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带给朴实的村民。山里的姑娘都留着大辫子,谁如果把它剪了,乡亲会骂她伤风败俗,于是她告诉村民梳短发既有利于孩子的卫生又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慢慢地学校里梳短发的女孩子越来越多,甚至有家长主动让她给孩子理发。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