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研支团在三江源投身疫情防控守护第二故乡

 

2021-11-22 09:17:00   来源: 微信公众号“南邮研支团”   

  近日,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地青海省西宁市出现多例核酸检测阳性病例,这座青藏高原最大的城市,被笼罩在前所未有的疫情阴云中。研支团成员根据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疫情防控要求,在第一时间投身抗疫一线,积极为构筑免疫屏障贡献青春力量!

  我们是党员
  是三江源的左膀右臂

  寒风七级,大雪飞扬,这座平均海拔2200多米的城市于11月6日开启了全城全员核酸检测。南邮研支团志愿者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参与并承担了核酸检测的物资分配、采样点布置、秩序维持、媒体宣传工作。

  黄睿轩:风雪战疫,何惧风雪

  赶上清晨一抹微光,掸去肩上一层薄雪,我已经在校门口准备好迎接医护人员和防疫物资的到来,今天是学校全员核酸检测的日子。清点物资、检查密封性、分配采样点,协助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后,我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做好全身消杀,第一次穿上了沉甸甸的防护服,我的任务是在采样点旁核查信息。“请同学们保持一米间隔、下一名同学上前进行核酸检测……”这样的话语重复百遍,却不厌其烦。

  六个小时的坚守,防护面罩上的雾气已经凝结成了水珠,最后一遍消杀意味着我的工作结束了,但一想到医护人员需要在严寒酷暑中坚持无数个六小时,我愈发感叹逆行者的伟大。寒风依旧凛冽,我坚信只要我们心有暖阳,胜利的曙光终会照耀这片大地。

  王佳丽:镜头瞬间,冬日温情

  疫情不退,我不后退。零下十度的飞雪中,我双手通红,定格了抗疫一线的最美身影;宣传时效的紧迫下,我连夜赶工,梳理出上百张照片,制作出数十张海报。我看到志愿者不辞辛苦,凌晨四点在镇卫生院领取检测物资;看到医务人员无惧风雪,全天无休进行核酸采样;看到党员教师以校为家,彻夜无眠在办公室随时待命……我用镜头记录下了一幅幅感动,更用文字传递出了一份份信心。

  6个年级,7个采样点,4820份检测样本,这里既是医务工作者的前沿“战场”,也是我的执勤“哨所”。从清晨微露到夜幕星辰,我同“无名英雄”一起坚守着,感动着。镜头之外,我积极承包党员班级,在核酸现场维持秩序,在教室日常清洁消杀,还与孩子们第一时间分享镜头中的动容瞬间,坚定抗疫必胜的信念。在这幅风雪高原“战疫”的长卷里,我们心中有火,眼里有光,脚下有路,全力以赴。

  我们是教师
  是学生们的铜墙铁壁

  风雪战高原,齐心驱病魔,南邮研支团主动践行志愿精神,将三江源“爱生如子,真情奉献”的精神品格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从校园生活的点滴中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与病毒鏖战的行动。

  倪慧:尽我所能,为你们的心灵戴上口罩

  疫情突如其来,校园到处充斥着病毒消杀的痕迹。“又有新增了吗?校园里还安全吗……”这样的疑惑也在学生中生长蔓延。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师,往来两个校区倾听学生心灵的声音成为我不变的习惯。走进班级摸查心理状况、建立心理台账,走上讲台讲解防疫课程、开展心理团辅,走近学生进行个体疏导、纠正卫生习惯,是我参与这场战疫的重要场景。

  五百余份问卷手动录入、反复分析,从上万条数据中筛查出重点对象成为了我面临的极大挑战,为此,我学习了大量科研机构的心理培训和讲座,时刻为成为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者充电蓄力。虽然跨专业开展工作,常常令我感到困难重重,但每当一个个天使向我招手拥抱,每当看到一张张脸庞由忧虑转成释然,一切的疲惫都在霎那间烟消云散,我愿一直做孩子们的倾听者,守护他们的心灵。

  王旭:守护孩子们的过程也是在守护我的初心

  疫情来势汹汹,防疫刻不容缓!虽然这不是我第一次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但却是我最难忘的一次,因为心中装了一群可爱的孩子。“同学们把口罩戴好”“同学们洗手要标准”“记得多穿衣服注意保暖,班级要经常开窗通风”,类似的话语已经成为了我的口头禅,总是不自觉地给学生重复,生怕他们疏忽大意没有保护好自己。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疫情防控知识,从主题班会进行科普宣讲,到指导学生绘制主题板报,我主动担起副班主任的职责,在所带班级中开展多次疫情防控主题活动,希望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将防控意识入脑入心。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学生们定能在“春天”中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