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7 16:09: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学校现有66个教学班,其中,小学26个,初中20个,高中20个;学生3100余人,其中,小学1300余人,初中近900人,高中900余人;专任教师230人,小学部92人,中学部138人。学历全部达标,其中,中学部省级名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28人,中学一级教师60人,中学二级教师50人,中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3.7%,复旦大学支教教师4人。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复旦大学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下,学校教学与生活设施逐步完善。中小学所有班级均安装了“班班通”,教师办公设备中小学均有较大改善,各种功能教室的建设逐步增加,实验设备、图书设备、多功能设备等正逐步改善;复旦大学援建的多功能广播系统一套、电视台设备一套;教师公寓楼一栋,男生宿舍一栋,女生宿舍一栋,两个学生食堂和一个教师食堂,洗澡堂两间,自动化洗衣房一间。在建400米标准运动场一个,在建篮球场和排球场各4个。
近年来,学校在各级政府和复旦大学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初中在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的中考中,总平均分均名列全县第二,500分以上学生人数在全县十个乡镇中学均名列第一;高中部在2011-2014连续四届毕业生实现了“双百”,即毕业率100%,大学上线率100%,2015届在学生人数增加一倍,生源素质大幅下滑的情况下,毕业率和大学上线率仍保持在97%以上。
三、新疆拜城县
拜城县,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位于天山中段南麓、却勒塔格山北缘的山间盆地、渭干河上游流域。县城拜城镇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860千米。全县总面积15917平方千米,下辖4个镇、10个乡。2013年,拜城县总户数70802户,人口238061人,其中:城镇人口67720人,乡村人口170341人,城镇化率为28.5%。境内居住有维吾尔族、汉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等20个民族。
拜城县气候特点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型气候,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年均气温7.6℃,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28℃,年均日照系数为2789.7小时,年均降水量171.13毫米。境内有木扎提河、喀普斯浪河等水系。
2015年,全县完成地方生产总值56亿元,年均增长14.5%;实现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11.7亿元,年均增长1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万元,年均增长12.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610元,年均增长15.8%,首次突破万元大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亿元,五年增长1.9倍;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0年的23:47:30调整为2015年的22:41:37;五年累计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0.9亿元,年均增长34.8%。
拜城二中
拜城二中成立于1970年11月,为县属初级中学;共有34个教学班,学生人数1370人,其中民族学生占比近三分之一,教职工人数170余名,但流动性较大。学校占地140亩,现有食堂2座(含清真食堂),教学楼4栋,有学生公寓楼2栋,教师公寓楼1栋,师生综合服务楼1栋,大型学生食堂2个,仪器设备齐全的实验室8个,多媒体语音室2个,信息技术专用教室9个,图书阅览室、书吧6个,电子备课室4个,各教室均安装了自治区要求的互动式多媒体教学平台。
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拜城二中支教点始设于2013年,第十五届队员是最早一批,至今已是第四届。虽然设立时间短,但经过历届支教队员的不懈努力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深受当地学生、教师和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肯定,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先后发起过“一张明信片的计划”,“代我去远方”,“汉字听写大会”等有社会影响力的活动;先后建立了“旦曦书苑”图书室,IPAD课堂等文化教学设施,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知识,改进教学方法;推进亚太奖学金,一对一资助等各项助学措施;送课下乡,参加各项志愿活动,加强了维汉老师间交流,促进了民族团结。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