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0 08:55: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文化艺术妆菁园,精彩纷呈润人心
自第一届同济支教团李庄分团入驻李庄中学以来,同济学风、同济文化在李庄中学蔚然成风,同济精神在此得以传承。这一年,支教团成员结合自身优势,将同济大学先进的校园文化和德育精神带入李庄中学,在中学内开展了各类体育竞技、文艺展示、知识竞赛和交流讲堂等一系列活动,除了延续前几届的一些活动,还开辟了一些新项目,极大地丰富了中学的校园文化生活,令校园充满活力。
团队刚到校就接手第一件事,就是承接拍摄励志短片的任务,参与市区教育局的评比,他们独立编剧、导演、摄制,甚至参演其中,最终的成果《三分之三》经过评审,已经层层上报参评。接下来的活动亦紧锣密鼓、丰富精彩。成员们为军训宣传奔波忙碌,采风撰稿,极好地发挥了建立李庄中学与同济武装部情谊的桥梁作用;他们为迎接全国艺术现场会考察献计献策,参加艺术训练室的设计,配合班级训练学生现场会的表演,令李庄中学的现场展演获得上级好评;几乎同一时间,他们创意设计并参与宜宾市教师传统经典朗诵比赛,获得宜宾市二等奖。
同济大学支教团成员们在李庄中学开辟“同济文化陈列室”供学生参观学习。章仪青供图
成员们还开辟了“同济文化陈列室”,他们对海量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和设计,最终确定了各版块的构成和展示内容,使得展示厅如期以最全面而精炼的内容呈现给全校和全社会。该展示厅把同济的优良传统、前八届支教团的所有活动资料展示在内,供师生和来宾参观、学习。展厅现已成为学校宣传展示的平台、与社会各界沟通交流的窗口和宣传同济文化的基地。“很荣幸能参与到同济缘展示厅的建设工作中,并见证它的一步步落成,这里饱含着李庄与同济之间的深厚感情,我们要不断努力和创新,将这份情谊更好地延续!”章仪青感慨道。
作为下半年重头戏的“同济文化月系列活动”更是一场文化艺术大餐,支教团从策划、彩排到组织全程参与,并探索增加创新的元素,早出晚归的拼命排演已经成了那段日子的家常便饭。他们将传统活动的主持人挑战赛、“我是歌手”比赛、五四文艺汇演、师生趣味运动、学生辩论赛、高考寄语等进行了颇具匠心的流程细化和节目创新,为品牌活动创造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收到了师生们的欢迎;而师生包饺子比赛、爱心义卖活动、学生励志讲座等一系列活动的加入,则是结合时代和现今学生的状况,开创出了新的活动形式,为李庄同济文化增添更加深刻的时代意义。历时三个多月的同济文化月最终圆满落下帷幕,支教团的不懈努力不仅生动了校园,更在活动中融入了团结、竞争、和谐、创新、真情等诸多元素,让这些活动更有深入人心的文化内涵,历久弥香,回味无穷。
爱与梦想齐飞扬,无怨无悔李济情
做好本职工作以外,支教团的成员们收获更多的是与学生、与教师、与当地人民的友好情谊,这一年的生活不仅是认真做事的一年,更是融入李庄、用心奉献的一年。
让卢政阳印象深刻的事是她做了近一个月的班主任,教课以外她更多地能了解到学生们的家庭和生活情况,她通过家访发现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监管,很多人的性格脆弱偏激,同时渴望受到关注。她便结合自己的经历让学生们明白:这个时代不是武侠时代,而是文化时代。上课时,她鼓励内向的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下课时,她带着学生们游玩戏耍。临近离别,许多学生都感动地留下不舍的泪水。
孙伟则在教学间隙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激发他们的无限潜能。他亲自指导班内的学生辩论赛,常常没有时间吃饭休息;他还带着学生们进城采购,组织班级圣诞晚会,教导他们表演节目。他用自身的努力和拼搏感染、引导着学生们如何奋斗、如何计划未来。
同济大学支教团四川团成员参与宜宾学院同济学子交流会。章仪青供图
支教团成员们也走出校园,将同济精神传播到更广更远的地方去。他们为李庄古镇的博物馆建设献计献策,为李庄的旅游旅游宣传搜集并提供宝贵资料,并在支教期间与哈工大支教团进行交流学习、参与宜宾学院的座谈活动、接受省项目办的考察和指导...这一系列的对外交往提升了同济大学支教团的影响力,让更多人感受到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伟大情怀。
李庄中学副校长周兵介绍说,同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已经成了学校文化的符号,他们阳光、活泼,充满激情,对学校的各种工作安排总是毫无怨言,带给教师、学生全新的理念,使学校内涵更加厚重而多彩。
“这是一段成长与磨练的心路,我们收获了快乐、惊喜。有这样一段不同寻常的青春之旅,足以铭记。”同济大学第16届研究生支教团四川分团的工作已经顺利结束,但是这一方土地却留下了支教团成员们对李庄的留恋,同时同济与李庄的深厚情谊也因为这一年的支教交流增添星晖。(章仪青)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