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日记:走进藏家看到不一样的光景

 

2016-01-04 08:28: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2015年12月31日 天气:大风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学生们各自回到了村里开始了近两个月的寒假生活,明天就是新年了,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和两个队友侯凤超、李骏决定前往离学校比较近的颇章乡去家访,给学生们送上新年祝福和新年礼物。很不凑巧的是今天前往颇章乡的班车因故没有到泽当镇,于是,我和两个队友便搭乘的士来到了颇章乡。先在队友颇章乡镇学生的家中停留一会儿后我的学生旺扎便给我打电话“陈老师,我现在在颇章完小门口来接你了,你过来吧。”和队友的学生告了别,我们便去和我的学生汇合,见到他的时候我几乎惊呆了,1米5小小的个子骑着一个大大的电瓶车,还要载我去他们家,在他的坚持下我只好顺从他的意愿,坐着他的电瓶车踏上了前往颇章乡批布村的路上,批布村尚未修路,由于今天的风特别大,漫天黄土劈头盖脸地向我们袭来,冷风呼呼地吹着,夹杂着几丝颤抖,越过几条弯曲的小路,终于在大山脚下看到了几户人家,随之来到了旺扎的家中,不大的小院,抬头一望四周便都是光秃秃的山,就是在这样交通闭塞、自然环境恶劣的条件下这些藏家儿女却祖祖辈辈地生活在这一方土地上。旺扎的妈妈特意给我们煮了藏鸡蛋,拿出了风干牛肉干,这些美味都是藏族人款待宾客的上佳食物,给旺扎送上新年礼物嘱咐他一番后我们便前往批布村另外一组的巴桑德吉的家里,虽然是一个村庄不同的两组,却隔着很远的距离,我已经习惯了旺扎娴熟的电瓶车技术,不一会儿,就来了巴桑德吉的家中,对于我突然的拜访,完全在她的意料之外,平日在学校白白净净的巴桑德吉却灰头土脸的出现在我的面前,黑乎乎的衣服俨然像穿了一年半载,游牧民的孩子们从小已经习惯了这种“不靓丽”的衣着,他们从小就要帮着家里干些农活,到山上放羊放牛,帮着家里做饭洗衣,这些都是他们每日必做的功课,看着旺扎、巴桑德吉黑黝黝的小手和脸蛋,看着旺扎骑着比自己高的电瓶车小大人的样子,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一说法。巴桑德吉的家人同样热情地招呼了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今天的最后一站我们到了我的学生颇章乡色堆村加央旦培的家中,加央旦培的成绩一直稳定在年级前20名,有很大的希望考上内高班,此番来到他的家中,我再三嘱托:近两个月的寒假时间切不可荒废,除了尽可能要帮助家里做些家务活外,还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好好学习。

中南民族大学研支团成员陈熙和学生加央旦培在家门口合影。 陈熙供图

中南民族大学研支团成员陈熙和学生加央旦培在家门口合影。 陈熙供图

  家访完后虽然蓬头垢面,满身泥土的味道,但不虚此行,真正的看到了藏家儿女大山的世界,我告诉学生一定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改变家乡。

  2016年1月3日 天气:小雪

  山南的八点天还没亮,满天繁星还在眨着眼睛,我和侯凤超便披星戴月的出门来到了车站,今天我们要前往离学校最远的一个乡镇的村庄——亚堆乡亚桑村,车子在山路上颠簸了一个半小时,沿着坑坑洼洼的土路一路向大山深处驶去,在村头的一口泉眼旁车子突然停住了,全车的人都下车了,我们便也随着大流下了车,只见大家纷纷用泉眼中的水洗了洗头然后再上车去,原来这是当地活佛修建的一口井,在当地是神水,所以也就有了这样的习俗。终于,到了亚桑村,下了车子环顾四周,四面都是雪山,这里的海拔有4400多米,故温度更低一些,潺潺的小溪也结了厚厚的冰,凛冽的寒风不停地游移在身体的每一寸肌肤,大山的遮挡几乎看不到任何一捧阳光,只有一些羊群咩咩的叫着,这样萧瑟的地方竟然还住着人家。

 中南民族大学研支团成员陈熙给学生索朗曲珍和哥哥旦增曲久送上新年礼物并合影。 陈熙供图

中南民族大学研支团成员陈熙给学生索朗曲珍和哥哥旦增曲久送上新年礼物并合影。 陈熙供图

  翻过一座小山头,穿过几条崎岖的小路终于到了我的学生索朗曲珍的家中,由于妈妈的身体不好,全凭爸爸放牧种田养家,所以日子比较吃紧,家里相对而言比较简陋,不大的房子却也满溢着其乐融融的温馨,索朗曲珍的父母目不识丁,所以沟通起来有些困难,但却依然十分热情好客,和在旺扎、巴桑德吉、加央旦培家一样,索朗曲珍的父母也给我们煮了藏鸡蛋、甜茶,拿出了牛肉干,热情地招待着我们,热乎乎的甜茶喝下一口便即刻又把我们的杯子蓄满,甚至双手把杯子捧到我们的面前,去的每一个学生的家里,皆是如此,藏民族的淳朴与热情让独在异乡的我感受到了满满的温暖,临别的时候给我们献上了哈达,兜子里被揣满了藏鸡蛋和牛肉干。随后下山去了我另外一个学生旦增白玛的家中,热腾腾的牛肉包子、牛肉汤的招待让这个冬天都感到不再寒冷。我依然鼓励学生要好好学习,走出这荒凉的大山。

  在回来的路上,天上稀稀疏疏地飘起了雪花,像鹅绒柳絮一般抚摸着山南这一方藏家儿女的土地,我想“瑞雪兆丰年”,来年又是一个好光景。(中南民族大学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陈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