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0 12:56: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从前的日子都远去,我来到这片土地,我已决心去奉献,建设这大美伊犁。第一次站上了讲台,第一次拿起粉笔,第一次备课到深夜,辛劳化成了汗滴……”这是来新疆文艺汇演时我改写的歌词,也是我新疆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2013年7月21日晚九点,我走出家门,踏上今生最冒险的征程。如今,父母的叮咛还在耳边,路途的风光还在闪现,可日子已经过去三个月。在这三个月,新疆不再是一幅图片,我生活在这里,奉献在这里;支教也不再是一个梦,我有了自己的讲台,自己的学生。回忆这些日子,我的生活既传奇又平凡。
从山东到新疆八十多个小时的旅程已经预示了一个不平凡的开始,这是第一次在列车上我没有感到无聊和疲惫,有顾老师的守护,有小伙伴们的陪伴,吃着泡面唱着歌,看着窗外从平原麦田到石山耸立,再到大漠孤烟,我来到了这个梦中的地方。在乌鲁木齐的七天,我看到了最蓝的天、最烈的日、最热情的帕书记,马不停蹄的辛苦劳碌也让我更加向往伊犁这个传说中最美的地方,和梦中蜡炬成灰的安定而不凡的支教生活。当踏进伊宁县这片热土,我真的有种到家的踏实感,领导热情的迎接,几个老乡志愿者哥哥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精心布置的宿舍更让我一下子爱上了这里。
心心念念着,终于盼到了开学,终于开始教书。可这并不是想象中的寒舍陋室和吃不饱穿不暖的孩子,而是有现代化校舍,有完善教学机制,有强大教师队伍,有几千学生的现代化高中,这让我倍感压力,尤其是担任英语教学,要对学生高考中的150分负责。但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身份是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支教队员,背负着山东大学的光环,也是首批来此支教的大学生,多少双眼睛看着我们,多少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无论环境怎样,我们要尽全力做好工作,教好学生,不忘初衷,不忘本心。
当一开始被分到高一二十班时,我心里还有些不舒服,因为只按入学成绩看 ,这是成绩最差的班,学生像没有学过英语一样,但转念想,一张白纸也可能是最好教的,而且教这样的班并不是领导看不起,而是重视和考验我,最起码我可以用我年轻的优势和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喜欢上英语。抱定决心,我开始认真备课,或许是真的跟讲台有缘,第一次站上讲台,第一次面对六十几个比我小不了几岁的高中生,我一点也不紧张,我告诉他们我是志愿者,来自山东大学,他们眼神中流露羡慕和期待的目光,我更加坚定,我决不让他们失望。第一节课进行的异常的顺利,听课老师也说我不像第一次讲课的新老师,很有讲台感,很有老师范儿。于是就这样只过了一个星期,我就被调到高二年级,高二8班成了我另一个家,我有了44个弟弟妹妹。第一次进教室他们的欢呼让我知道他们喜欢我,我有自己独有的优势,后来,三个月的课上下来,每天两节课的量本可以让他们厌烦,但现在我走进教室伴随着的还是他们的欢呼,我知道他们喜欢我的英语课,这是最让我欣喜的。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