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感悟:一心做一件事 一年圆一个梦

 

2017-06-28 09:23: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西游记》中唐僧总是如此自我介绍:“贫僧从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求经。”有人评论,这回答了人的一生时刻要面对的两个问题——“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前些天,参与了高考监考工作,静坐在考场中,时而观察学生执笔在试卷上描绘远方与未来,时而眺望远方层峦叠嶂间沅江浩浩绕城北去。思绪渐渐缱绻,好似默片回放着这些年的经历与故事,最终定格在自己参加高考的那一瞬间,后知后觉才发现已然5年光景。目光重新聚焦回前方,学生们的背影中透露着沉着、豪迈与独立,揣测他们该是同当时的我一样,正在做最后一次准备,即将要去往心驰的远方。于是乎转念问自己:这些年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替自己的学生想:我来到了这里,你们将去向何方?

  2016年8月23日,装满行囊的校车载着充满希冀的我们沉甸甸的从长沙出发,来到沅陵、开进荷花路,由于堵车送我们的车子斜停在入校的上坡路边,一车的同学便急切地贴着车窗张望起一中的校园,校门口被爬山虎点缀的“老图书馆”就像一位精神抖擞的老者亲切地欢迎着我们,见证着我们走下车子、走进校门从学生成为一名老师。在学校组织的座谈会上我这样承诺:“做一名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的志愿者,做一名有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做一名知行合一、追求卓越的好青年”。三百多天,临沅江、驻天宁,在沅陵的每一天都有故事、都在成长。

  留住心中的平凡与朴实

  初入一中的校园,有太多熟悉的瞬间,感慨在中学里,该是有多少梦想?上完首堂课后,走在校园里, 有太多熟悉却叫不上名字的面孔,他们热情地与我招呼,脸上带着舒心的傻笑,男生会喊我“光哥”、女生喊我“王老师”,学生的包容与喜欢,给了我职业上的乐趣与认同。与此同时,学生的创意更是无法预估的,以至于几个月后,男生女生对我的称呼统一成了“老王”,而我都带着微笑感受着也欣喜着。

  渐渐安顿,但心里却又生出恐惧,怕安逸会动摇和麻木探索学习的想法。于是,开始尝试新的事物,开始得空就会选一条街走到没路为止。县城不大,灯火繁华随着步伐消散,终归于宁静,人生亦似如此吧。沅江绕着老城区,因而路的尽头便会是江边。沿着江边又能走到新的地方,这里已鲜有从文先生散文中描写的情景,仍能看到的是江岸上首尾漂浮着日日不动的船只,以及生活在船上的人儿,他们的人生似乎与江水相伴,给寂静的江面带去了些许生活的味道。

  师大留给我的痕迹,在沅陵也显现的越来越清晰了。在这里,遇见了许多历文院毕业的学长学姐,谈起大明老师、成泉老师的传奇,说起了文学院厕所的故事,聊起了当年的种种,正是这样的情感,那些师大给予我们不可磨灭的经历,让离开校园的我们倍感亲切,也将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让我在陌生的环境里感到踏实,让我清楚地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从何处出发。

  陪自己度过匆匆岁月

  每天都会走过教学楼里的回廊,夏秋时节看到天井中有一颗会开花儿的树,星点的红色杂居在绿意之中。想起安东尼的漫画故事,在丽霞姐的极力促成和各班主任老师的热情与信任下,开始拾起了本科时学生干部的老本行,和各个班的学生以“陪自己走过漫长岁月”为题聊起了专业选择、聊起了远方的理想、聊起了我的大学与故事,在回忆和掌声中和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翻起自己的支教日记,在去年9月9日有这样的一段记录:“在4班,课的进度永远是最慢的,不过印象又是最深刻的。有爱问历史问题、愿意和我交流的张龙,有说着游戏、放荡不羁的陈璋,还有见面会起身喊我“光哥”、质朴坦率的朱烨……中学真美妙,但对于我剩下的只是回味,回味安逸、回味坚持、回味一心做一件事、回味一心梦一个梦。”

  这里的课堂,与在大学里实践的有太多不同,要从头适应、从头学习、从头领悟。于是,开始端起一把小椅子混迹在学生中间去听组里老师的课。年级的老师都是温暖可爱的,领桌而坐的罗主任时时用言行教导着我该如何认识学生、善待学生、为学生着想,他总不吝惜言辞的夸奖、照顾我,使我感到家人的温暖;组长徐老师每当我遇到教学问题、心中惶惶不安,总暖笑着鼓励我说:“你是帅哥,你怕谁?”,信任着让我去实践自己的每一个想法;丽霞姐、春丽姐在课堂上、生活中帮助我、指导我,与她们课间的谈论总是愉快、充实的。正是支教中邂逅的一位位前辈、同事、学生,让我坚定而不踌躇地明白自己正去向何方,那里是我奋斗的地方。

  愿你们归来仍是少年

  2016年的教师节,是我到沅陵的第18天,走上讲台的第13天,人生第1个职业节日。我仍和平常一样提着包子豆浆穿过香樟树荫来到办公室,和老师打完招呼才注意到原本空旷的桌子变得充盈,霎时不知如何言表自己的感情,这些都是你们给的爱吧。看着学生给我的贺卡,其中不乏言辞恳切的,说“教师节快乐、不要忘记我们”的,也有文艺洒脱的,其中一个署名“二零”的学生在贺卡里这样写道:“老师,愿你此生清澈明朗”。看着学生的心意,久久不能平静,点滴交杂着、激荡着,想的是自己该如何用这一年不长的时间、用这零星绵薄的学识,引导学生向善、教育学生知识、带给学生快乐,让他们此生清澈明朗。

  每每在晚自习时,静下心来,凝视学生,会替自己的学生想:你们即将从这里发出,会去向何方?前几日,我上完最后的课程,你们在实验楼里复习学考,由于天气闷热,临时教室条件简陋,我在几个班级里穿梭一会儿就会汗湿上衣,而你们也比以往表现出更多成熟、认真和努力。想到明年,你们将经历完高考的洗礼,出发去向远方,而我却不能再一直相伴。不知你们是否已然预见前路漫漫,是否已经做好上下求索的准备,想和你们说的是:愿我们的故事,让你们不管走出远,都不忘自己从这里出发,清楚自己要去的方向,愿你们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你们,美得温暖人心

  从文先生笔下的沅陵“美得令人心痛”。而在我的这一年里,沅陵的你们“美得温暖人心”。现在将要离开,才领会其中真正的情感。晚课的间隙,总喜欢一个人在校园里闲逛,静谧的校园带着夜晚的灰黑与路灯的幽黄,显得安详、从容淡定。时不时有风吹过,使我感受到自然、感知到自己。置若风中,心中莫名的舒适,伴随着淡淡的幸福,而这样的幸福是恰到好处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会有兴尽悲来的惆怅。

  早早便有想法,写下一些文字记录这些温暖的时光,记录在支教、在沅陵的点滴,却迟迟未能下笔,怕言不达意、怕遗漏万一,终是在结束前完成。谨以此文赠与沅陵一中73届1、2、3、4、13班的孩子们以及老师同事们,愿我们此生清澈明朗! (王耀光,湖南师范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服务于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第一中学。)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