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支教感悟:品味师生情感悟志愿心

 

2013-07-19 09:33: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面对台下的孩子们,我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我告诉他们:“志愿者都要有 ‘使近邻和世界更美好’的强烈愿望、不计回报热心付出的忘我精神以及勇于承担的责任感。只要你具备这些,即使你没有穿上志愿者的制服,你也是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用幻灯片向他们展示了一张又一张的志愿者照片,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志愿者的感人事迹,会场闷热异常,但是孩子们都听得十分认真。最后,我告诉孩子们:“志愿者的标志就像一颗心,所以志愿者都要用滚烫的心来温暖他人;它像是一只和平鸽,给人们带来美好和希望;它像一只手,告诉我们志愿精神的实现需要大家手牵手行动起来。”从孩子们的掌声中,我收获到了喜悦与满足,这是他们对我演讲的认可。我希望自己是一个“种太阳”的人,把温暖带给孩子们的同时也让他们学会温暖和帮助他人;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他们之中发扬光大!

  古丽寨娜·哈不都拉:点滴生活,更多希冀

  其实“志愿者”这个字眼对孩子们来说是陌生的。为了能让宣讲会的精神传达到位且深入人心,我们将宣讲内容分为四个版块,每版块各由一人负责,而我则负责介绍支教团在花中的支教生活。我采用了能让孩子们更直观、更容易接受的方式——电子相册,来展现我们在花中生活的点点滴滴,因为讲述的内容与他们的生活贴近,所以当我将自己的经历、将我所理解的志愿者精神娓娓道来时,看到他们认真的表情和充满希冀的眼神,我知道,志愿服务的种子已在他们心中悄悄扎根。

  我们追求的并不多,只希望着能够尽我们的微薄之力,弘扬志愿者精神,与现代文明同行,只因为我们是中国青年志愿者。也许,我们微弱的力量改变不了什么;但是,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就会发现世界在我们手中会变得越来越美好;也许,我们能够做的的确很少,但是我们只要做了本应做的,并且是力所能及的那一份,就会发现收获远比付出要多。亲爱的孩子们,只怪时间太短,否则我愿意带领你们遨游更广阔的精神海洋,发掘你们更多的闪光点!

  周泽鹏:自觉付出,无悔选择

  作为一名支教老师,奉献是我们身上的标签,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作为志愿者,就是要为支教地的学生和当地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或许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对于学生们来说有些空洞,但正是这种基于道德与良知的不求回报的精神,这种自觉自愿奉献社会的精神,促使我们来到这里,与大家朝夕相处了一年。而我相信在这一年的相处和学习当中,孩子们会比以前更加深刻地理解志愿者精神的内涵与意义:只要你有一颗真心奉献的心,你就已经是一名志愿者了。

  感受着孩子们对我的感情,我更加坚定地认为,走支教的路是正确的,是有意义的,是正值青春的我无悔的选择!我愿意用心去奉献、用爱去温暖祖国的种子!我希望,我们的支教行为能够播洒下种子,在来年的春光之中破土而出,沐浴夏雨,不畏严冬,茁壮成长!(整理/刘子鹤)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