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交流 >> 典型做法 >> 正文

云南:献青春,富民强滇云南梦

 

2013-09-26 09:59: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延兵

西部计划开班仪式

  二、云南省西部计划的主要做法
  西部计划实施以来,全省上下高度重视,坚持以顶层设计、宣传动员、科学管理、典型先导和后续服务为工作着力点,多方协调,整合资源,扎实高效推进西部计划各项工作。
  (一)着力顶层设计 明确政策措施
  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人社厅、共青团云南省委四家主办单位高度重视西部计划工作。西部计划全面启动前,各单位多次沟通,广泛了解志愿者想法与需求;西部计划实施过程中,各单位通力合作,出台保障政策,提供财政支持。在各主办单位的支持下,省项目管理办公室对西部计划的宣传方案、选拔标准、培训工作以及就业服务机制等方面作出科学安排,为西部计划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条件。
  (二)着力宣传动员 营造良好氛围
  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过程中,省项目办将云南青年信息网、《云南青少年》等杂志作为展现我省大学生志愿者的重要平台,主动协调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单位,通过云南日报、春城晚报、都市时报、云南青年信息网等媒体宣传西部计划志愿者典型及志愿服务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志愿服务活动中好的经验做法。将工作开展与扩大党、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有机结合。通过微博、QQ等方式,扩大志愿活动社会知晓率和参与度。打通双向交流的信息隧道,鼓励志愿者扎根基层服务西部。
  地方项目志愿者招募过程中,省项目办按照“以示范高校集中招募为主,其他高校招募为辅”的原则确定志愿者招募名额(我省申报了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财经大学、西南林学院等高校为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示范高校),积极动员,在校园内以校园广播、校园网站、座谈会方式,在社会上以电视、广播、报刊、专栏等丰富多彩的方式进行宣传,大部份高校应届毕业生对“西部计划”知晓率达90%以上。
  (三)着力科学管理 服务志愿者成长
  每年7月中下旬,省项目办会组织新招募志愿者进行为期4-5天的培训,培训邀请团省委领导和省内高校教师担当讲师,培训内容涵盖云南风土人情、疾病预防知识、西部计划政策、志愿精神等。省项目办编印《云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培训指南》、《云南省“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培训管理考核细则》,确保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为完善管理制度,省项目办制定《云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不断完善志愿者的日常管理,确保志愿者平安愉快地工作。
  (四)着力典型先导 弘扬志愿精神
  云南省实施西部计划实施办法十周年以来,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先进事迹和模范典型,如2003年参加西部计划在宁蒗一中任教十年的张莉娟同志,在艰苦的支教环境下,她自制课件,认真备课,努力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一点一滴地传输给越来越多的学生,被学生称为“老师妈妈”。陈玉山、陈玉者双胞胎兄弟,服务期间积极践行禁毒防艾宣传、关爱农民工子女、希望工程、文明宣传、抗旱救灾、青年就业宣传等志愿行动,2010年度被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利用十周年契机,各级项目办举办了“中国梦·西部情”巡回报告活动,邀请扎根基层的志愿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把他们在基层的服务的心得和经验与广大志愿者分享,增强了广大大学生志愿者扎根基层的信心。扎根基层的志愿者成为了西部计划志愿者最好的代言,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五)着力后续服务 鼓励扎根基层
  积极支持各地出台鼓励志愿者扎根云南的政策措施,拓宽志愿者的就业渠道。一是云南省出台了面向“特岗教师、大学生村官司、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四项人员的定向招考政策,其中,2013年招聘了1500名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四项人员;二是组织招聘推介会,邀请企业专门面向西部计划志愿者进行招聘;三是建立西部计划志愿者的信息库,向企业推荐西部计划志愿者,让志愿者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四是鼓励自主创业,相关部门为志愿者提供小额贷款,帮助志愿者自主创业,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税收的优惠政策;五是加强扎根西部基层志愿者的后续培养,不定期对扎根西部基层志愿者进行培训,让志愿者掌握更多的工作技能和能力,让他们在岗位上更好的工作和发展。据统计,十年间共有708名西部计划志愿者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55%)、事业单位招聘(36.37%)、自主创业(4.55%)等方式在服务期满后扎根云南,继续为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三、云南省西部计划工作的初步成效
  (一)扩大社会影响。云南省致力于打造西部计划志愿者品牌,一直以来,积极组织西部计划志愿者参与“禁毒防艾”、“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七彩小屋”、“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提高了志愿者实践能力和社会地位。同时,我省加大西部志愿者文化建设力度,制作了电影《志愿者》,从项目和文化两方面入手,深化志愿者品牌效应,并取得了良好成绩,得到了省级领导的支持和肯定,2005年出西部计划征仪式上,时任云南省副省长的吴晓青同志寄语志愿者们:“一是希望志愿者们高扬理想旗帜,肩负时代重托;二是希望志愿者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创业基层,服务人民,自强不息,迎难而上,努力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奋斗历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各界对志愿者的肯定程度有很大提高,近年来,报名人数大大增加,今年报名人数达10816人,基层岗位需求也不断增加,服务单位对志愿者的满意度高达98%以上。
  (二)缓解就业压力。实施大学生西部计划是人才强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西部计划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既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又有基层工作经验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青年人才,同时拓宽大学生就业、创业渠道,开辟高校毕业生健康成长的新途径,缓解了就业压力,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云南省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十年来、地方项目八年来一共招募志愿者11520名,2013-2014年计划招募3500名地方项目志愿者,为大学生们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是云南省实行人才强省重大战略的一大举措。
  (三)服务地方发展。十年来,我省共有全国项目4237名、地方项目7283名大学生志愿者到我省16个州市129个县开展支教、支医、支农、基层青年工作、基层社会管理等专项服务。志愿者给西部带去了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服务地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带去了较为先进的思想观念、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改善了服务地医疗卫生状况,提高了服务地农业科技水平,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志愿者们用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为云南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强化交流与合作。来自祖国各地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将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带到这片热土,强化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改善了我省的人才结构,充实了基层的建设力量,为云南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五)密切联系群众。广大志愿者在服务云南的过程中,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他们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走街串巷,了解当地民情,利用自己的所学服务当地群众,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服务中,他们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品质得到了砥砺,身心得到了成长。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