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交流 >> 典型做法 >> 正文

福建:汇力量 抓服务 献青春

 

2013-09-16 14:12: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延兵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出征仪式

    2013年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10周年,按照团中央的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在共青团福建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十年来,我省各级项目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实现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提高,较为圆满地完成了福建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招募派遣等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主要做法及经验
  截至2013年,我省从70多所高校中选拔973名大学生(其中西部计划720名,研究生支教团253名)志愿者赴宁夏、四川、新疆、西藏、甘肃、内蒙古等地开展为期1-2年的支医、支教、支农、扶贫、青年工作等志愿服务。10年来,志愿者们积极主动,敢于创新的精神面貌,认真肯干,埋头苦干的作风赢得了服务地党政领导和当地群众的认可和赞许,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10年来,志愿者们筹集到爱心资助金约354万余元,援建希望小学1所,师资培训中心1所等,帮助约623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重返校园,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10年来,志愿者们切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团结和谐、社会的和谐繁荣稳定奉献了他们的青春。
  (一)高度重视,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协调有关各方完成项目的招募派遣工作。
  为扎实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团福建省委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西部计划”项目办公室,完善了领导机制和管理机构,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团省委书记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公务员局、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及团省委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并结合福建省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的实施,制定项目责任制,按职责将项目实施工作分解落实。在实施过程中,团省委及其它相关部门领导每年亲自出席招募工作会议,支持西部计划项目的实施,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力地保障了我省“西部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严格把关,层层落实,保障招募工作的顺利完成。
  1.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每年招募前期,省项目办运用各种媒体宣传西部计划,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十年来,团省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公务员局、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每年都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向各级项目办部署当年西部计划的招募任务,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信息,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以新闻、专题、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与此同时,要求各高校项目办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网、公告栏、招贴画、黑板报等途径广泛发布招募信息。2013年,各高校项目办组织开展“中国梦o西部情”报告会,福建省青年志愿者网站专门开辟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专页,展示志愿者风采,营造良好氛围。
  2.重点发动,确保招募质量。在招募工作中,省项目办以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本科院校项目办为重点,以学历高、专业对口、成绩优秀、具有较强奉献精神的毕业生为重点动员群体,以需求量较大的教育、农林牧渔、医疗卫生、计算机等专业为重点动员专业,全面把握动态,及时查漏补缺,确保招募进展。高校项目办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集中体检、公示的工作程序,根据本科优先、服务两年优先、有志愿服务经历优先、基层岗位急需专业优先等原则,坚持高标准,严把质量关,保证了志愿者的高素质。
  3.培训对接,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作用。在志愿者奔赴服务地之前,省项目办专门聘请有关专家为志愿者集中授课,授课内容包括服务地情况介绍、基层工作方法和卫生、应急常识等,使志愿者在思想上、认识上、技能上做好全面准备。同时按照专业对口、基层第一线的岗位优先考虑、参考志愿者的个人意愿等原则,积极主动联系服务省、服务县项目办,将志愿者分配到对口岗位,做到量才施用。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