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支团用“石烛信箱”守护青春心事

 

2025-05-15 14:10:00   来源: 中青在线   

  “嘿,我是石烛小信箱,你可以和我说悄悄话哦。”在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甘旗卡第四初级中学的教学楼大厅里,安装着一个白色小箱子,上面写着“石烛信箱”的字样。“这个小信箱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志愿者陈敬昊说道。

  据了解,“石烛信箱”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支教团(以下简称:研支团)内蒙古分队志愿者们运行的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旨在以“倾听-疏导-赋能”的创新模式,通过“实体信箱+线下疏导”的运行机制,实现心理健康服务及时响应,为草原学子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

  “大家有什么想说的,但觉得不方便说,都可以通过‘信箱’跟老师讲。”志愿者们每到周五都会趁学生上课时打开“石烛信箱”,里面有着数封折叠后大小不一的信件,每封信件都藏着孩子们的“小秘密”。“信件里有关于成长烦恼、家庭关系、学业困惑等各种喜怒哀乐。我们创新打造了“分级疏导”机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级疏导。匿名来信通过主题班会集体解答,具名信件一对一回信并展开秘密谈话,特殊情况则启动家校联动。”志愿者刘悦瑶正拿着特定钥匙打开信箱,翻找着上周刚收到的一沓信件,查找是否还有未解决的诉求。

志愿者与孩子进行一对一谈心谈话。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供图

  针对高频问题,志愿者们还开发了“石烛微光”心理工作坊,开展心理游园会、户外活动、亲子团辅、青春必修讲堂等系列活动,对学生心理问题实施预防和干预。在一年时间里,志愿者们共收到了 200 余封信件,覆盖全校 3 个年级 1000 余名学生,累计回信字数超过 20 万,真正成为了孩子们最知心的朋友。“石烛信箱”给孩子增强了面对问题的底气和勇气,也为学校了解学生情况拓宽了途径,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思路。

志愿者与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放松身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供图

  一向沉默寡言的学生小明(化名),自从今年几次通过写信沟通以及与志愿者一对一交流后,开始逐渐走出情绪低谷,主动和同学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最近几次的班级辩论赛上,小明总是积极踊跃参加,并且以优异成绩取得“最佳辩手”。今年四月份,小明主动报名成为“小石烛”志愿者,从“求助者”转变成为“助人者”,帮助研支团志愿者们进行日常摆放、准备物料。这样的转变并非个例,如今“小石烛”志愿者队伍已经从0发展到5名核心成员。

学生关注石烛角寄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供图

  “谢谢你们的回信,我现在能安心睡觉了”“下个学期我也想报名当小石烛”……看到一封封回信,志愿者王梦琪感慨道:“很自豪!看到他们因为‘石烛信箱’变得更好,这就是坚持的意义,相信将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们都能在信箱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港湾’ 。”

  如今该校越来越多研支团志愿者选择加入该项目队伍中,“石烛信箱”也在倾听并解答一个个心愿的过程中,代代传承……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