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南京大学研支团在群山间播撒爱和希望

 

2024-04-28 15:47:00   来源: 光明日报   

  山里的清晨似乎来得更早一些。伴随着天边第一缕晨曦,村口第一声鸡啼,在蒙蒙亮的晓光中孩子们就要去上学。一条条公路为起伏的山峦缠上洁白的玉带,云雾缭绕、日气升腾,这个地处哀牢山东麓,坐落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地方叫双柏。在这云山之巅,彩云之南与六朝古都的故事已经绵延了十多年。

  “大家还记得两年前教咱们政治的小陈老师吗?得知大家即将参加高考,小陈老师专门从南京赶回了双柏一中,来给大家加油打劲。”

  同学们口中的小陈老师名叫陈腾飞,现在是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一名研二学生。他曾担任南京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于2021-2022年在双柏县第一中学支教。

  下课后,学生们团团围住了他,“小陈老师,我还记得您上的第一堂课是介绍南京,纪录片中航拍的金陵城真的让我震撼。当时我就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提升自己,将来到山外的世界看看。”还有学生拿出了当年陈腾飞送给自己的书,扉页上写着鼓励的话。

  当被问起如何看待支教老师这个身份时,陈腾飞说:“想要提高学生成绩,但不能仅仅盯着成绩,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样重要。当他们认识到山外世界的绚丽多姿,对未来生活有了憧憬和期盼,自然会激发学习的内驱力,自我鞭策、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陈腾飞告诉记者,当时自己教四个班的政治,外加当一个班的班主任。“小陈老师,你走后我依然坚持写纪律本,都写了五六本啦。”说话的学生是当时班上一个调皮的后进生,小陈对他印象深刻。

  “当时我才进班,他脑瓜子灵活但学习有点困难,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爱出风头。我就给了他一个小本子,记录自己每天的表现,好的坏的都要写,还让他当纪律委员,维持班级秩序。他感受到了老师的重视,之后不仅以身作则,还把班级管理得很好。”陈腾飞回忆。

  在陈腾飞的一系列激励政策下,这个“后进班”一跃成为年级第一,同学们学习的劲头越来越足。“教书育人就像侍弄花草一样,要让玫瑰成为玫瑰,让松柏成为松柏,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让他们看到希望的曙光,最终他们也一定可以成为自己的那束光。”陈腾飞由衷地说。

  陈腾飞经常告诫自己和勉励队员,作为一位南大学生,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积极发挥南大深厚的学科优势,传递出属于南大的精气神,教学上勇于争先,班务上敢于创新。

  一次家访,学生家在大山深处,山路崎岖行走不便,陈腾飞一行便雇了一辆出租车,行驶中司机师傅得知他们是自己孩子班上的支教老师,说什么也不肯收钱,最终陈腾飞还是悄悄把钱放在了后座。双方在爱的流动中实现了双向奔赴。

  作为研支团的一员,像陈腾飞一样每年前往中西部地区支教的南大志愿者有20多个。学校经过简历筛选、个人答辩、课程试讲,综合考察其学业成绩、志愿服务经历等因素后,遴选出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研究生支教团。

  南京大学作为实施“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高校之一,自1999年始已累计选派25届、463名研支团成员,先后赴西藏、宁夏、云南等6省11县33所学校开展支教工作。

  缘梦西行廿五载。25年来,南大研支团数以百计的学子在群山之间播撒爱和希望,上讲台、下基层、授知识、习见闻,以教学实绩和志愿精神连接起祖国的东、中、西,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架起通往广阔天地的桥梁。

  2008年,在研支团的推动下,宁夏隆德县第二中学设立“南大班”,专门招收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农村地区学生。另外,研支团还主动联系了东部地区的社会爱心人士,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资助,为贫困学生切实解决学习和生活难题。时至今日,“南大班”已有几十名学生考入了国内知名大学。

  2022年,南京大学发挥天文学科的领先优势,由研支团牵头策划设计、学校主要出资建设的“百廿春秋·璀璨星河”主题科技馆在云南双柏落成,这是双柏县的第一座科技馆。同年,全国道德模范、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给南大研支团回信,“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勉励支教志愿者做无愧于时代的大学生。

  2023年,研支团积极链接东部地区先进的教育和科技资源,邀请中科院院士走进当地中学授课,在全校招募理工类学生线上线下对学生展开科学教育、培养编程思维,经过专门培训后的孩子们近三年来在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中共计斩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科学之光点亮了山里娃梦想的星火。

  共青团南京大学委员会副书记王维嘉表示,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南大青年加入研支团大家庭,将东部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中西部山区。未来,希望南大研支团不负使命、薪火相传,通过资源整合实现“1+1>2”的联动效果,以“造血式”服务助力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与孩子们携手跨越山海,共赴锦绣未来。(记者 苏雁 通讯员 张文静)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