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9 08:46:00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省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凉山州2023年度优秀共青团员、喜德县2023年度优秀支教工作者、共青团喜德县两河口镇委员会兼职副书记······她是 西华师大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陈佳玉。
感恩国家,毅然选择支教
“志愿服务与其说是一个个项目活动,不如说是在随时随地的行动中渐渐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态度和习惯。”自研究生入学以来,陈佳玉就以志愿者的身份投入到了各类志愿服务工作中,从参与顺庆区东南街道志愿服务关爱活动到参与共青林维护活动,从参与冕山镇疫情防控宣传活动到加入孙水河流域“河小编”志愿服务队······她前进的脚步不曾停歇,志愿服务已然成了她愿意相伴一生的事情。
西华师范大学研支团成员合影
谈及去支教的初心,陈佳玉欣喜地说:“早就酝酿已久了。”出生于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的她,经历了2008年汶川地震,深刻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当小小的她感到十分无助时, 异地复学这个国家政策,让她走出迷茫。在政府帮助下,她在成都市郫都区花园镇小学复学,两年后重新回到汶川县第二小学继续学习。政府和慈善组织提供各种形式的教育援助和灾后补助,改变了她的命运。她说:“我深知这一切来之不易,感恩国家和社会给予我帮助和支持,让我有机会继续追求梦想,我也希望以支教的方式回馈社会,将自己所学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偏远地区、缺乏资源的孩子,我愿意倾尽全力,为他们的未来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2022年9月,西华师大研究生支教团决定选派一批青年志愿者到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陈佳玉没有一丝犹豫,第一时间递交报名申请。凭借在共青团四川省委社联部一年实习、参与西部计划和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积累下的丰富组织管理和志愿项目经验,陈佳玉当选为西华师大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 在陈佳玉的带领下,心怀对生命热爱、对教学追求的西华师大研支团青年志愿者们义无反顾踏上去大凉山的支教之路,她们扎根在凉山彝族自治州那片土地上,与喜德中学的孩子们共同演绎着这首飘扬在祖国西部大地的支教之歌。
发挥所长,倾情站好讲台
▲陈佳玉指导学生们做的科学实验成果
“你们觉得物理难吗?”
“难!”
“那接下来的一年,请大家跟我一起玩着学物理!”
陈佳玉指导学生们做的科学实验成果
这是陈佳玉初到喜德中学与学生第一次对话,在相处中,她明显感觉到孩子们虽然每次上课都认真听讲,紧跟着教学节奏,但回答问题时始终不太自信主动,对物理还有畏难心理。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教学互动,她决定在所带班级设立“积分制”,将课堂互动分为多个环节,如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展示作业等,根据环节难易程度和重要性来设置不同积分值,对于积分高的同学,给予文具、书籍、表扬信、荣誉证书等奖励,或者邀请其参加“科普进彝乡”科学小实验活动等特别活动和课外实践。“一个星期下来,他们都非常踊跃地参与互动,我好像达到了我想要的课堂模样,再也没有同学觉得物理很枯燥了。”陈佳玉开心地说道。
“如何应对多班级教学任务?”这也是摆在陈佳玉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高一年级8个班级的教学任务,无疑给她前所未有的压力。“尽管困难重重,但我始终坚信教育的力量,也深知每一次付出都是值得的。”于是她不断调整教学方法,通过谈心谈话,与学生建立信任和提供心理支持,进而了解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水平差异,在每次培优辅差时作详实记录,因材施教、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等等。学生阿的五沙说:“陈老师关注我们每个同学的学习情况和生活需求,会根据我们不同的学习状态,用幽默风趣的话和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教我们,是一位优秀的老师,更是我们的榜样!”“陈老师经常鼓励我们参加各种科学竞赛和实践活动,还会组织我们进行许多物理实验,让我们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总结规律,我们都很喜欢她。”学生马木牛笑道。
冬令营团队参观博物馆
面对教学资源匮乏、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物理概念等挑战,陈佳玉也别出心裁,采取一系列措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决定通过自制物理教具来提高教学效果。”自制物理教具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经过不断尝试与实验,最终成功地制作了一些简易的物理教具,如用来演示摩擦力、斜面运动等物理现象的斜面实验器材。“制作过程是枯燥的,需要不断试错、调整,甚至是重头开始,但我必须耐心克服问题,因为这对学生直观理解物理规律和现象很重要。”陈佳玉道。借助这些物理教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学生展示手工作品
在陈佳玉的影响下,团队小伙伴们也行动起来,支教团团员魏杰说:“看到佳玉制作的教具,我也开始和她们一起做手工,DIY玩偶之类的去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课后助学,研支团的志愿者们结合专业特色,针对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准备了包括科学小实验、经典讲读在内的一系列活动,尽最大努力去给予同学们最多的知识传授。他们还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共青团喜德县委等部门合作,组织了金沙云课堂、科普进彝乡、森林防灭火、科技冬令营等2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这些行动让孩子们尽情展示才华,与孩子们共同书写着友爱和成长的篇章。
播撒希望,悉心浇灌梦想
或许支教本就是一种对价值和意义的追寻,拾起行囊,他们满载公益梦想,照亮孩子们热情的双眼,也点燃自己的人生理想。在问及支教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陈佳玉提到了班上的一名同学——马木叁。马木叁是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一开始他的物理基础并不好,但为了学好这门学科,他总是每天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认真完成每一份作业,对待每一堂课并积极参与讨论。“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情是我从未见过的。”虽然他不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但他却有着高度的自觉性和不懈的努力。在一次班级物理比赛中,他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那一刻,我看到了他眼中闪烁的光芒,我为他感到骄傲,这个故事也将永远激励我,只要有足够的努力和自觉性,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在教育的道路上。”
陈佳玉和留守儿童一起做手抄报
支教的过程虽辛苦,却值得,与学生的双向奔赴带来满满感动。在即将支教结束时恰逢陈佳玉的生日,她像往常那样推门走进教室,只见教室内灯火通明,到处都装饰着气球、彩灯,黑板上写满了生日祝福,甚至有一个巨大的蛋糕,上面还附上了精心挑选的贺卡和彝族手工艺品,学生们排成一列大喊着“生日快乐!”感动的她被带到精心布置的庆祝场地,随着音乐的节奏,黄荣涛、尼苦阿且、马木叁、巴久伍牛等同学领唱着彝族歌曲《别知己》徐徐向她走来,孩子们手舞足蹈,动人的旋律在教室里回荡,每一个音符都传递着深深的祝福与情感,气氛无比热烈和欢快。“他们的笑容灿烂如阳光,热情如火,我感受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和温暖,这段珍贵的回忆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支教生涯中最美好的一刻。”
陈佳玉(后排左五)和同事一起表演彝族舞蹈
陈佳玉告诉记者,“支教的魅力在于到达无穷的远方、接触充满希冀的孩子们。”她和研支团的小伙伴们,以青年志愿者身份跳出大学象牙塔,将自己的触角伸向了喜德县这片贫瘠的土地,在这趟充满赤忱与感动的支教之旅中,用责任和担当,为更多的孩子种下希望的种子。
说起陈佳玉等志愿者们,喜德县中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勒革瓦铁竖起了大拇指,他说:“她们来了以后工作很认真,教学很扎实,学校公益活动也都做得很好,特别是佳玉组织能力很强,能创新开展活动!”
“虽然我已经结束了支教工作,但我并没有放下志愿服务的使命,而是继续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用心去感悟、用行动去传承。”陈佳玉和小伙伴们的志愿服务还在路上,他们始终践行着青年志愿者的奉献精神,这是他们的青春,是一位位青年志愿者的坦荡胸怀,更是一位位西华师大研支团同学们的青春本色。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中国青年手机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中国青年报主管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843号
全国项目办联系电话:01085212269 西部计划投稿邮箱 : xibu852121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