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支教随笔:青春,不以山海为远

 

2024-03-11 09:19:00   来源: 安徽校媒微信公号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安徽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接续奋斗已经整整十年了。十年来,从安徽合肥到重庆丰都,我们始终秉承“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践行支教理想。而我作为安徽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是十年传承,亦是新的开端。

  奔赴西部,无悔初心

  “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我所能,不计回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2023年7月,我和研支团的7位小伙伴历经8小时抵达服务地,目光所及从平原大地变成高山隧道,夏日景观也从“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的清凉浮闲变成“余威向晚犹堪畏。欲罢斜阳满野红”的酷暑炎热,山城里绵延不绝的陡坡,一眼望不到头的阶梯,我暗暗立下誓言,将义无反顾走进大山,用火热青春书写丰都支教的大美诗篇。

  楚辞中有言:“逢流星兮问路,顾我指兮从左”,在人生众多方向中,到西部去是我的选择。从成为研究生支教团一分子的那天起,我就已经将“教书育人”这份责任担在肩上,也怀着对未来支教生活的热切憧憬而来到了这里,此时此刻,我已经顺利完成一个学期的支教工作。从学生转变为老师,从局促不安到站稳讲台,日复一日,不断摸索,投入自己所有的时间精力去弥补自身教学经验的不足,努力做到不辜负学生和家长的期待,更不辜负良师贵人的帮助和自己来到西部支教的初心,实现“萤烛末光,增辉日月”!

  志愿服务,无悔青春

  初到丰都,我信心满满,而在之后的志愿服务工作当中,面对语言不通和饮食差异,我的迷茫和无措,让我体会到平凡的工作却含有非凡的意义。前辈们会特地用普通话与我交谈,孩子们也会教我说一些简单的重庆话,甚至对我的家乡文化十分感兴趣。“老师,您可以教我说一些安徽话吗?”“我以后也想去尝尝毛豆腐和臭鳜鱼。”小朋友们的真诚可爱,对世界千奇的期盼渴望,让我理解不悔的选择和一生难忘的回忆。于是,通过“河小青”“农耕研学”以及“阅读分享”等志愿服务工作,拉近我与孩子们的距离。我选择在图书馆、互助会为孩子们带来世界各地的景观特点、历史起源和饮食文化,以手工、表演和游戏等多样形式让他们深刻感受世界的魅力。

  我逐渐感知到,志愿服务需要我甘于平淡的奉献和付出,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展现给孩子们看,鼓励他们自信,给予他们力量,坚持不懈,竭尽所能去温暖孩子们的梦想,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以小小萤火,照亮颗颗童心,这是我对支教的理解,也是对青春的定义!

  扎根重庆,无悔选择

  初次登上讲台,我的内心十分忐忑,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身份和态度与孩子们相处。但他们的喜欢和爱护,让我在距离家乡1500公里的遥远他乡,感受到温暖和真情。“老师,如果您想家的话,我可以带您去我家玩”“老师,您一年后会离开我们吗?”“那您以后还来看我们吗?”“您喜欢重庆吗?”怎么会不喜欢呢?在这些暖心的话语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可爱,我无悔于来到这里,认识他们。后来,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和错误时,我也会生气和不解,但当看到桌子上一张张纸条写着道歉和反省的话语,一个个橘子堆成小山,就好像孩子们稚嫩的脸庞,我理解了作为孩子的天真,也明白了作为教师的不易。未来我将会更加努力,更加珍惜,用一年的时间陪伴孩子们度过最快乐的时光。在接下来的支教之路上,我将会更加坚定、更有力量、更见神采,更显底气!我想大声说:西部计划志愿者是我最自豪的身份,支教老师是我最骄傲的名牌,在山城重庆,从小小书桌到三尺讲台,我有幸成为孩子们的同路人、领路人,扎根重庆,我无悔!

  服务丰都,无悔坚持

  “益重青青志,风霜恒不渝”是我在丰都支教过程中,时刻警醒自己的话语。既然选择来到大山,我当充分担起支教老师的责任与使命,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践行志愿理念,这一步,是我听从了内心的声音,也是我听见了远方的呼喊。来到丰都,我加入了这场跨越20年的青春接力,成为了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我接过前辈的旗帜,不断学习,坚持不懈,为丰都基层教育注入青春血液,为孩子们认识世界架起青春桥梁,陪伴孩子们成长成才,书写更有价值的无悔青春!

  跨越山海,奔赴西部。这是一次“除却万卷书,应有万里路”的机会,是一个“以手执粉笔,以心绘童年”的过程,更是一场“代代无穷已,青年在接力”的呼唤。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有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魂,成为一名真正的教书育人者,将青春力量与志愿精神传递到更远的地方,感召自己身边更多的青年积极投身基础教育建设,以青春之名,逐梦前行,奉献西部,让西部的明天更加美好,也让我们的青春更加壮丽!(安徽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张涛)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