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支教随笔:山外不是山

 

2023-08-23 08:41:00   来源: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8月,我来到了祖国边境——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一座被山包围的县城。我跨越1300公里,走进山里,成为一名支教老师,想把孩子们带到重山之外。

  绿春县的地理位置十分独特。因为山实在是太多了,于是大家索性把县城建在了山顶上。在县城一处开阔的地方,放眼望去,重峦叠嶂,好不壮观。偶尔清晨的时候,县城被山雾包裹,看着白茫茫的一片,颇有种腾云驾雾的奇妙之感。在这里,我看过最美的日出和日落。清晨漫天的红霞,傍晚被染得通红的天空,和抬头就能看到满天星辰的夜晚,我无法描述这些景色带给我的震撼,只是每次相遇时,我都为之久久驻足。

  除了地理位置,绿春县的人口构成也独具特色。在这里,哈尼族、彝族、白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比高达到98%。街上洋洋洒洒的,大多都是穿着各色民族服饰的人们,而我穿着短袖长裤。在这里,汉族,变成了“少数民族”。我看他们新奇,他们看我也新奇。在这里,学生们都会说上几句方言,哈尼话居多,我听不懂,就跟着学,学得不像,他们就咯咯笑。他们问我重庆话怎么说,我说了几句,他们也学,七嘴八舌的,我也咯咯笑。

  这里的孩子们学习基础很差,我教初一年级三个班的生物,加起来也有160多名学生了,他们中绝大多数,从出生到现在,没有走出过这些山。他们不知道读书是为什么,不知道重山之外有什么,有的甚至从来没想过走出去看看。我说,山外的世界很大,也很精彩。有雪山,有草原,有湖泊,还有大海。我说,山脉不是保护,是隔阂。我们读书,是为了打破这些隔阂。我很想带他们走出去,起码从思想上可以。

  于是对我而言,每一次上课,都变成了一次“战斗”,而我的敌人,是孩子们封闭的内心。为了让他们多学一点,多听一点,多一点兴趣,我经常换着花样讲课。我喜欢和孩子们聊天,听他们讲“八卦”,认真回答他们的每一个问题。

  一次,一个参加过我们暑期活动的六年级的小女孩约我出去玩,很巧的是她的表姐是我教的学生。她悄悄跟我说她的表姐很喜欢我,说我会跟他们开玩笑,觉得上我的课很有意思。

  去绿春第二中学做活动的时候,宣讲“外面的世界”,我给初三的一个班讲了很多关于为什么读书,为什么要走出去以及如何走出去的内容。讲完后有个女生跑出来要我电话。那个女生跟我说,她现在离目标高中还差一些分,但她会努力学,好好考试,她希望有一天能考上重庆大学,成为我的学妹。我说,我等这一通电话。

  我见过许多孩子的眼睛,有的眼睛,远远看着满是不在乎和倔强,凑近一看却装满了自卑与盔甲;有的眼睛,满眼皆是善良与笑意,凑近一看却写满了被教育环境捆绑的无奈;还有的眼睛,则是沉默的,像一个黑洞,吞噬掉外界的一切声音。看到这些眼睛,你可能会被吓跑,会感到失望,会摇摇手离开。但如果你仔细看,再仔细看,会发现在他们的眼睛里,在他们的伪装和退缩背后,在无奈与沉默的深处,都有一个小小的影子,那是被他们深埋在心里的一簇火苗,一股等待被点燃的,蓄势待发的希望。

  我想要当那个点燃火苗的人,我想要当那个带给他们希望的人。我想在这一双双眼睛里,看到光,我想告诉他们,山外,不是山。(重庆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陈红霞)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