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1 09:01:00 来源: 微信公众号“西部志愿汇”
在4月12日召开的202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上,团河南省委、团重庆市委、四川省财政厅、宁夏大学、聊城大学有关负责同志分别就西部计划招募宣传、培训派遣、管理服务、政策保障、就业支持等方面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
团重庆市委始终将西部计划作为重点项目推进,立足地方实际,紧紧围绕“引、育、管、用”四个环节,引导3.1万名优秀大学毕业生接续服务重庆、融入重庆、扎根重庆。
自2003年西部计划实施以来,在团中央和全国项目办的悉心指导下,在相关兄弟省市的鼎力支持下,重庆立足地方实际,聚焦“引、育、管、用”四个环节,引导3.1万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巴渝大地上接力拼搏、扎根奉献。
奏好“引”才奏鸣曲,凝聚青春力量
人才聚则事业兴,事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西部计划是国家实施的重大人才工程,是为西部基层引进优秀人才的“引流渠”。我们坚持双主体广泛宣传,将相关高校、服务县共同作为招募宣传主体,通过政策宣讲、榜样带动,搭建校地对接平台,持续增强西部计划的影响力、感召力。2022年,全国报名服务重庆人数超过6万人。我们坚持双机制严把入口,对新招募志愿者实行双向选择机制,延期志愿者实行三维考核机制,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目前,全市在岗志愿者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6.2%,党员占比约40%,市外高校学生占比22.6%。我们坚持双引擎提质扩容,市级层面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深化“山茶花”乡村振兴、“馨小青”阳光助残等地方项目;服务县积极争取党政支持、财政保障,不断扩大区县计划人才“蓄水”功能。全市总体规模已从2003年的767人增加到2022年的3266人,服务范围实现全市41个区县全覆盖。
奏好“育”才协奏曲,根植奉献情怀
“玉不琢,不成器”,再好的人才得不到培育,也不能茁壮成长。我们以“青马工程”西部计划专项培养为抓手,明确“市、区(县)”两级责任清单,根据志愿者服务年限探索初、中、高级“三梯次”培养模式,并组建“1+2+N”互助学习小组,分层分级指导新老队员共同成长。我们坚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育培训重要内容,创编《邓稼先》《望道》等艺术思政课,绘制“红色教育地图”,组织“行走的思政课”等教育活动300余场。我们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就近就便开展大调研、大讨论,模拟工作应用场景组织网络带货大赛、微视频大赛、千人千场宣讲等特色活动,切实提升实践育人成效。
奏好“管”才进行曲,提升服务效能
会做服务的店家有“回头客”,有温度的人才服务才能拴住人心。我们坚持“谁用人、谁受益、谁负责”原则,明确西部计划为服务县共青团“一把手”工程,优化考核评价、激励约束、服务保障等机制,持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我们加强与人社、财政、教育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全覆盖落实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双重保障,明确全国项目与地方项目无差别的政策待遇,切实当好志愿者的“娘家人”。我们常态进行公益就业培训、创新创业指导,推动落实定向招录招聘政策,切实为志愿者就业发展架桥铺路。2023年,全市面向西部计划提供定向招录的基层公务员岗位超过300个,18个服务县面向西部计划开展基层事业人员定向招聘。
奏好“用”才交响曲,弘扬志愿精神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只有千方百计把人用起来,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我们投入100万元专项资金,打造5个“青村茶舍”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市级示范点,明确西部计划志愿者为运营主体。我们指导志愿者全员就近就便到社区、乡村开展服务,鼓励志愿者设计申报志愿服务项目。2022年,对24个优秀项目发放支持资金60万元,累计服务群众200万余人次。特别是去年,重庆遭遇干旱、山火、疫情的重重考验。我们发起“大战大考·青年担当”行动, 3200余名在岗西部计划志愿者成为中坚力量,带动全市14.2万名青年志愿者冲锋在前、挺膺担当,以实际行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下一步,重庆共青团将按照此次会议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团中央、全国项目办相关要求,持续抓好西部计划“引、育、管、用”各项工作,奋力唱响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西部计划“嘹亮之歌”。
(以上是团重庆市委书记廖传锦在202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上的交流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