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第二届志愿文学获奖作品:报告文学《阳光大道上的“志愿”人生》

 

2020-06-18 11:4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丘志中从事的志愿活动涉及的范围较广,每个服务的项目,他都认真记录,学习领会,弄懂弄通。他在南山义工联的第一个服务组别是热线组,负责接听咨询电话,涉及情感、工作压力、学生教育、吸毒青年等方面。疏导帮助,是起码和最初的关怀。有一次,他接到青工晓勇的救助电话,晓勇爱上的女同事,原来在内地是有家庭的,因此走不出感情纠葛的困境,打算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委婉告诫晓勇,要对得起父母养育之恩,也要对爱的人家庭负责。经过两个多小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导,晓勇的心理发生变化,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在他的指引下,晓勇开始了新生活。多年以后,晓勇还给他发来短信息,感激他当年的救命之恩。心理咨询显现成效后,他们做了推广,登良花园是第一个进驻的小区;接着,进入星海名城。在他的策划和组织下,2006年12月5日成立了南山义工联登良社区“心理咨询服务窗口”,至今登良社区还有这样的服务。

  2005年10月间,一则《爱心接力救助双胞胎》的帖子引起爱心人士的极大关注。这个家庭的女主人阿萍命运坎坷,怀孕三个月丈夫车祸身亡,双胞胎儿子出生后,又先后患病,家庭极度困难。丘志中等志愿者向阿萍女士献爱心,温暖她的家庭,并且帮助她申请政府帮困基金资助。阿萍看到丘志中和秀水双臂托起双胞胎儿子的时候,泪水情不自禁流了出来,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也在她心中升起。

  奥运圣火在深圳传递,丘志中是火炬手的领跑者。那一刻,他心中唯有幸福,忘记了一切烦恼,忘记了一切痛苦。百年奥运梦,行将实现的时候,作为志愿者代表,丘志中感到无上荣光。中央文明办网站介绍了他的事迹,这是深圳千万志愿者的骄傲。

  2006年对于丘志中来说,是难忘的一年。这一年他被评为“五星级义工”,被授予南山义工“爱心大使”称号,提名为“深圳市民环保奖”候选人。2007年,丘志中再次成为“深圳市民环保奖”候选人,2008年他终于获得了“深圳市民环保奖”。丘志中在2009年获得深圳市第二届“百名优秀义工”荣誉称号。无论是3月5日的深圳义工日,还是12月5日的国际义工日,丘志中都会在这个属于志愿者的纪念日,去做一项公益活动,献上爱心。

  三

  俗话说,三十而立。此话,用在丘志中身上十分贴切。1998年,是丘志中的而立之年,他在深圳成家立业,有了活泼可爱的千金宝贝,一家三口过着幸福的生活。当年6月,丘志中在南山街道登良花园买了一套商品房。入住以后,在小区里总能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还经常看到米粒大小的黑色烟尘在空中飞舞,邻居们白天、晚上都不敢开窗。拥有新居的喜悦心情瞬间消失,他忐忑不安爬上楼顶一看,发现附近的烟囱大大小小有26支,不断向天空冒着浓浓黑烟,那一刻,他的心被一只无形的手揪了起来。他不敢相信,市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痛下决心,还我绿水青山,还我蓝天白云。

  丘志中通过深入调查,得知登良花园的396户居民从1986年入伙以来,就深受附近印染厂黑烟囱的危害,这虽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可也不能看着它污染环境,破坏健康生活啊! 于是乎,他写了第一份投诉材料交给了相关部门,并不断反映居民急切解决问题的心愿。市人大代表与市政协委员也多次到现场视察,寻求解决之策。年底,市政协委员吴楚章还为此递交了政协提案。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两年过去了,浓烟滚滚依旧,环境一点儿都没有改变。照样是“八月雨后风正凉,我却闭门吹风扇。推开窗门把风怨,为何要把臭味带。”。

  丘志中陷入了沉思,他犹豫了,也想放弃。可是,另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怎能半途而废。一双双渴望的眼睛,祈盼着蓝天白云、风清气爽。丘志中不气馁,四方奔波、八方求助。他再次陪同吴楚章委员深入现场重新收集第一手资料,随后吴委员再次递交政协提案。同时,市人大代表陈难先进行了相应的配合,递交议案。多方努力,引起市领导高度重视。

  终于,2002年底,深圳市政府组织专家赴现场调研论证后,决定采用连片集中供热替代属地印染厂燃烧重油的锅炉。该工程动工后,丘志中与政府部门密切联系,及时把工程进度传达给登良花园的居民,使居民积极配合这一造福人民的环保改造工程。2005年6月,集中供热工程正式投入运营,26支大烟囱终于结束了冒黑烟的历史。

  为此,丘志中即兴写下《献身环保》打油诗一首:

  环保其实不为谁,
  只为内心一份真。
  今朝尽心做小事,
  不致无颜对子孙。

  绿色情怀,来自肺腑。这八年下来,丘志中连续向各级部门反映投诉达14次,投诉信装订了厚厚的一大本,成为登良花园保护环境的一部“编年史”,足见其深深的环保情结。

  杨柳春风,将度大南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民幸福生活是靠奋斗出来的。丘志中战胜艰难困苦,靠着志愿者一股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勇气,“扳倒”了南山黑烟囱。随着新闻媒体对他的报道的深入,使他一夜之间成为了“名人”,许多市民知道丘志中是为保护蓝天碧水的“绿色卫士”,为结束“黑烟囱”奔走的民间“环保英雄”。对于这一切,他一笑而过,极为淡化。

  站在“深圳市民环保奖”领奖台上,丘志中热血奔涌,他的获奖感言是:

  我是一名志愿者,获得这个荣誉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我会一如既往用无畏、无求的心态来关心环保,做好环保宣传。

  我爱登良花园,因为我住在登良。我爱南山,因为我住在南山。我爱深圳,因为我住在深圳。

  愿我们的家园——深圳,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关心环保。

  黑烟囱消失了,丘志中照样时不时往环保局跑。以前丘志中是去投诉,现在去是协商一起组织有关环保宣传的活动。他对环保事业的热情一点都未减,他通过不断宣传,使环保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习惯。当这种环保意识形成了,在青山、绿水、蓝天般清新家园里生活,将不再是市民的一种奢望。

  在现实生活中,丘志中经常向市民宣传各种环保知识和推行环保的生活方式。一直坚持用毛巾,并建议大家尽量不用或少用纸巾、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倡导一水多用的好习惯。他随身带的一条小毛巾,用了十多年。有一次,丘志中对来采访他的记者说,希望你以后尽量不要用纸巾,一年擦掉一棵树,花一元钱买一条手帕,可以用多年,既环保,又节俭。他工作和生活的圈子里,受到这些健康行为影响的人很多,都自觉向他学习,环保意识渗透到每个细节中。

  四

  丘志中积极推动、开展义工联的各种环保活动。南山义工联环保组是丘志中在2004年倡导并筹备成立的,在义工联的环保活动中,他是主要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2005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南山义工联正式启动“绿色使者进社区”的环保知识系列宣传活动。丘志中组织志愿者进入登良社区的每一个小区进行宣传,在固定专栏张贴《环保规范50条》,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并在活动中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社区环保宣传的方法。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