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第二届志愿文学获奖作品:报告文学《美丽的蝴蝶结》

 

2020-06-16 11:4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此刻,看着女儿柔弱的身影,看着那做好的饭菜,爸爸和妈妈相视而笑,却又潸然泪下了……

  【七】

  灾难总是如此的无情,甚至猝不及防。

  看着玥儿手术后的化验单,看着医生天文般的笔体和字迹,以及那凝重的神色与表情,何玥的父母到底意识到了什么。尽管无法读懂化验单上的符号,但那“恶性”两个字犹如重锤一般,敲击在了心头,沉闷的几乎透不过气来。他们不无担心地询问着:“难道,是恶性的?”医生点点头。无疑,回答是肯定的。肯定的出人意外,甚至又是那么的不以为然,或许是职业的缘故,或许早已麻木,只是漫不经心地说一句:是,恶性肿瘤!

  天哪!

  那一刻,何玥的父母眼前一黑,几乎昏厥了。尽管他们有过最坏的打算。然而,面对现实,终究还是不敢相信,更不愿接受。

  “这……这怎么可能啊……”

  许久,父母悲戚着,仿佛从噩梦中惊醒。顿时,泪如雨下。

  这样的结果,不知该不该让女儿知道,或者说,知道了,会是什么样的心境?是晴天霹雳,还是万念俱焚;是泪流满面,还是悲痛欲绝……

  这一切,对于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孩子,实在是太残酷了!

  父母不敢想象,骨肉相依的血脉亲情,难道,这就要生生的离别吗?十二岁,真的就这么短暂?

  转眼间,何玥的父母懵了。傻了。浑身的血液就像抽干似的,昏眩无力,瘫软地倒在了地上。不知过了多久,仿佛经历着漫长的世纪或苦痛的恶梦。终于,踉跄着,走在了回家的路上,木然地望着苍天,望着那愁苦的阴云,听着乌鸦不时的凄鸣,心碎的犹如刀割一般。

  “但愿不是真的,不是……”何玥的父母就像梦呓似的喃喃着。

  “怎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啊!”

  顿时,眼泪就像开了闸的河流,再也无法控制了。

  不知什么时候,不知过了多久,父母到底回到了家里,看着童真的女儿,看着那日渐消瘦的脸庞,夫妻两不约而同地将女儿拥入了怀中。

  “妈妈,爸爸,你们……是不是为我吵架了?”懂事的玥儿注视着父母,看着父母眼角间的泪痕,小心地问过。

  “怎么会呢。”妈妈赶忙下意识地拭一把眼角上的泪痕,只说,“玥儿的手术做好了,妈妈和爸爸瞅着,打心眼高兴呢。”

  “那为什么还要落泪呀?”

  “噢,人在高兴的时候,就会落泪呢。”爸爸想起什么似的,赶忙解释着。

  “哦,喜悦的泪水哪!我要写一篇这样的笔记呢。”

  “那好呀。”爸爸鼓励着,轻轻地吻了吻女儿的前额。

  “我这就写给爸爸和妈妈。” 玥儿说着,便从书包里取出了纸笔,然后,习惯性地伏倒在床上,淘气地翘动着两只小脚,轻轻地咬一下笔头,又咬一下的时候,似乎想起了什么,很快写了起来。

  这时,父母生怕打扰了女儿的思路,小心翼翼地各自忙碌着。这当中,就见母亲将那折叠的化验单收藏到了柜子底,生怕女儿看到或露出什么破绽。父母总是耽心女儿问起化验的结果。事实上,玥儿早把这一切忘却了,或者说,原本就没在意,只不过是一场手术而已,做过了,就会痊愈的。

  然而,病情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八】

  或许,人生就是一场暴风骤雨。风雨过后,才知道是灾难。灾难过后,才知道,幸福就是一生一世的守候;才知道,关爱是一分一秒呵护。

  很多时候,何玥总是感到阵阵的晕眩,好像进入了梦境似的,浑身疲倦着,伴随着头晕脑胀,视线也在模糊着。一切仿佛都在无限地放大,也在莫名地缩小。何玥没有过多的去想,只是觉得自己没有休息好。之后,一遍又一遍地做着眼保健操,时而按摩着风池穴,时而又在按摩着两鬓或眼角,甚至用手指揉搓着面部,就像大人似的,以此缓解着模糊的视线。更多的时候,不愿把这一切说出来,生怕父母为自己担心和焦急。每当作业完成后,都要预习课本,甚至认真地做起了学习笔记,或朗颂或默读或抄写,不时地模仿着老师的样子,将文中的人物对话,或情节或叙事等等,以及神态动作演绎的惟妙惟肖。那份投入与忘我,短时间内忘却了枯燥和单调的学习,也忘却了暂时的不适与难受,忘却了酷暑盛夏的烦闷与炎热,甚至忘却了窗外各种喧嚣与轰鸣,以及小燕子落在电线上的呢喃……

  此刻,父母读着女儿写下的笔记或作文,两眼禁不住潮潮的。

  “手术后,我只能躺在病床上,看着妈妈爸爸整天失神而又凄惶地守候在身边,看着那一张张憔悴的容颜,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心疼和难过。那时,看着我一天天的好起来,妈妈和爸爸眼里噙满了喜悦的泪水。蓦然间,我懂得了什么是父爱如山,母爱似海……”

  读着女儿写下的笔记,看着那清秀的字迹,还有那真切的叙述,父母的心就像揉碎似的,不敢想象女儿即将承受的痛苦和折磨,依然在默默中祈祷着奇迹的出现。

  这当中,父母总是忧心忡忡。爸爸到底避开玥儿,给妈妈说:这次,你就在家安心照顾玥儿吧,我要外出继续打工了。挣了钱,好给玥儿看病哪……

  母亲只是泪潸潸地点点头。

  父亲临走的那天,许久,注视着女儿,有多少话要说啊,只是不知从何说起,唯一的方式就是摸着女儿的小辫梢,一直摸着。然后,轻轻地为女儿将一只发卡庄重地戴在了鬓角间,仔细地端详着,好像永远看不够似的。

  “爸爸……”玥儿嗫嚅着,顿时,眼里蓄满了泪水。

  “不哭哩,这次,妈妈在家陪着你。爸爸不在的时候,多听妈妈的话……”

  “嗯……”玥儿懂事地点点头。

  “等爸爸打工回来了,一准再给玥儿买一个更好看的发卡。那种带有蝴蝶结的。”

  “真的吗?”顿时,玥儿的眼前一亮。

  “那还有假吗?”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拉钩。”玥儿这么说着,小手指就和爸爸紧紧地拉在了一起。嘴里不住地念着:“拉钩许愿,一百年不变……”

  “哈哈……不变……”顿时,爸爸笑了,妈妈也笑了,只笑得眼里汪满了泪水,依然那么的苦涩。

  玥儿却没有笑。眼神里,充满着期待。

  看着爸爸走出了家门,走向了村边的小路。望着那渐渐远去的背影,玥儿的视线一点点地模糊了……

  就在爸爸走出很远的时候,忽然间,玥儿想起什么似的,一路小跑着,硬是追上了爸爸。“爸爸,我不让爸爸离开呢……”玥儿一头扑在了爸爸的怀里,禁不住哽咽了。

  “爸爸很快就会回来的。”一时间,爸爸不知怎么安慰女儿了,紧咬着嘴角,两眼一热,便有泪水涌了出来。

  那时,天空依旧阴沉着,好多天了,没有下过一滴雨,窒息的让人有些透不过气来。周围静静的,听不到蝉儿的鸣叫,也看不到小鸟的飞掠,空气好像停止了流动,说不出的滞涩和郁闷。

  然而,玥儿怎么也不会想到,病情正在一天天地恶化着。

  时间,一天天地度过,玥儿的身体每况愈下了。多少次,总是从噩梦中惊醒,却又失忆般地睡去。看着女儿这般情况,母亲异常的难过,小心地问过女儿,哪儿不舒服呀,哪儿难受呢……

  女儿只是倔强地摇摇头,甚至故作微笑地给妈妈说着:没事儿哩。然后,便又翻阅着课本,好像有做不完的作业……

  “没事儿就好哪!”母亲长长地叹一口气,一颗心总是悬着,久久的忐忑。

  每天,晨曦初露,母亲都要为玥儿做好早饭,玥儿却没有了任何食欲。

  “早饭不能不吃啊……”母亲似乎还想解释些什么,只见玥儿整理着书包,背在肩上,显得好沉重,也好压抑。

  轻轻地,玥儿和母亲打一声招呼,便匆匆地走出了家门……

  望着女儿远去的身影,母亲忍不住失声哽咽了。

  临到放学后,何玥回到了家里,总是那么的困倦,就像干了一天的苦力,多想倒在床上呼呼地睡去。然而,玥儿故意扛着、挺着,坚持着,甚至找来了跳绳,来到屋外,跳呀跳的,努力的让自己保持着绝对的清醒。

  那时,母亲看着女儿这般,不知如何安慰,只是心疼地说着:轻点轻点,活动活动就行了,别太累着……

  之后,轻轻地摸着女儿额头上微微浸出的汗渍,看着那红扑扑的小脸,似在责备,又是在心疼。

  “谢谢妈妈哩。”玥儿给妈妈这么说着,好像感到轻松了许多。然后,便又忙着给自己布置学习任务了。

  “我给妈妈朗诵一首诗歌吧!”玥儿忽然给母亲这么说。

  “啥是四个呀?”母亲一时没能反应过来。

  “不是四个。是诗歌!朗诵的那种。”玥儿解释着。

  “噢噢,明白了。你看,妈妈是不是老了呀?”

  玥儿只是笑一下。玥儿就给母亲比划着手势,清一下喉咙,真的就要朗诵了。这样,玥儿感觉好舒畅,也好轻松,说不出的愉悦呢。此刻,玥儿就要开始朗诵唐代诗人吕岩《牧童》了。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玥儿朗诵的抑扬顿挫。母亲静静地听着,好像什么也听不太懂。然后,就给女儿认真地鼓着掌。只说,玥儿朗诵的真好呢,真好呢。只是不知好在哪里。玥儿就问妈妈,知道诗歌的意思吗?母亲好像摇摇头。玥儿就偷偷地笑一下,故意逗着妈妈说,不懂还说真好呢。“那当然,我家的闺女能不好吗!”母亲显得好惬意,于是就问玥儿,这诗啥意思呢?玥儿就说,这首诗,向人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归画面。说的是牧童晚归休息的情景。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过,牧童还没归来,就听到随风传来的笛声了,还有牧童回家吃饭后,已经是黄昏,来不及脱掉蓑衣就休息了。诗中有情有景,有人物有声音。“噢噢。”妈妈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原来这样哪。我们玥儿长大一准可以做个教师呢。”玥儿抿嘴笑一下,显得好快活。转眼间,好像什么都忘记了。

  那时,母亲就守候在女儿的身边,生怕有什么闪失。好多次,玥儿感到眼前一黑,赶忙闭紧了双眼,用手捂着小脸,生怕妈妈看出难受的样子。好长一段时间,仍旧在头晕、恶心,甚至伴着阵阵的呕吐和惊悸。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临到暑假的那阵子,何玥的成绩依然名列前茅。尽管英语没有达到自己要求的那样理想,但在全班同学中,绝对是佼佼者。那时候,何玥多少次都在责备自己:“一点儿都不理想呢,咋考的嘛……”母亲只是劝慰着:下次争取好的成绩嘛。只要玥儿努力了,就是最大的收获呢……

  看着母亲如此疼爱自己,玥儿似乎不再难过了。“谢谢妈妈的鼓励呢。下一次,一定给妈妈和爸爸一个惊喜……”

  “只要玥儿开心、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呢。”母亲这么说着的时候,就见玥儿忽然晕倒了。

  “玥儿、玥儿……你可别吓妈妈啊!”顿时,母亲急得就要哭出声了……

  【九】

  九月初的某一天,父亲接到了母亲的电话,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这是父亲最怕听到和看到的,也是最怕出现的。尽管有着强大的心里准备,依然犹如晴天霹雳,几乎被击倒了。浑身禁不住哆嗦着,趔趄着,再也无力支撑下去了,一下瘫软在了地上。

  “玥儿呀,爸爸的好闺女,你可要挺住啊!爸爸这就回去,这就回去……”那一刻,父亲不住地默念着,祈祷着,心里慌慌的,剧烈地颤抖着,双手紧紧地捂在了胸前,蹲在了一处角落里,忽然哽咽了……

  于是,父亲再次匆匆地赶回了老家,赶往了医院……

  别无选择,依然是手术!

  第二次住进医院的时候,何玥的肿瘤已经扩散到了脑部组织,生命几乎垂危。

  看着那白大褂的医生,依然往来穿梭着,还有那蓝口罩或白口罩遮蔽的面孔,看着那没有丝毫表情的脸色和眼神,躺在病床上的何玥异常的平静,分明已经休克了。

  手术后的何玥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焦虑的父母静静地守候在女儿的身边,瞅着那吊挂的液体,嗅着那浓烈的药味,随着那白炽灯的映照,不时地打量着女儿蜡黄的小脸,说不出的揪心和酸楚……

  更多的时候,父母想着女儿曾经将那一分一毛的零钱攒着,放在存钱罐里。那天,女儿给爸爸和妈妈说,很想买一本课外书籍哩。父亲就说,课本上的内容已经很多了,还读什么课外书籍呀。玥儿听了,只是默默的,暗自思索着,等自己把钱攒够了,一定要买一本《格林童话》。

  于是,何玥变得好勤快,一定要赢得爸爸和妈妈的欢欣。那时,每当完成作业后,玥儿就很认真地给爸爸和妈妈念一遍课文,再让爸爸和妈妈从中找出生字,一遍遍地考着自己,写着练着,或组词或造句。然后,再将课文中的读后感写出来,爸爸和妈妈瞅着,觉得玥儿学习确实很上劲,也很进步。妈妈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给爸爸说:要不,给玥儿买本课外书籍吧,也好多一些阅读,丰富一下知识。爸爸就说:以后再说吧,不能让孩子压力太大了。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