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西藏志愿者的青春摸样:将激情融化为亲情

 

2018-07-05 10:56:00   来源:青春重理工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西藏,有这样两个年轻人。他们带着梦想和一腔热血踏上了西行的路。两年前,他们说人生没有眼前的慌张,全是诗和远方;如今他们会是什么模样?

  文杰的西藏时光

  文杰:2016年西部计划志愿者,重庆理工大学2012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型与控制专业本科生。

  “我已经决定留在西藏,像炽热的爱情变成了温馨的亲情,我再也离不开这片土地,这个天堂。”

  2016年7月27日,在重庆市团委的带领下,我终于踏上了日思夜想的西藏土地,像一个刚坠入爱河的年轻人一样,贪婪的欣赏着西藏的美景。与重庆的云山雾罩不同,植被稀少的山峦荒蛮而大气,巍峨耸立,云朵只能在半山腰飘荡;奔腾的大江气势磅礴,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里汹涌奔腾,西藏的大山大水就是毫不遮掩,直截了当地震撼你的心灵。

  经过了几天的培训之后,我被分配到了日喀则市安监局,正式开始了志愿者生涯,在这个小院子里,有文质彬彬,修改文件时一丝不苟精确到标点的塔杰局长,有工作时废寝忘食,做早操时张牙舞爪的达娃局长,有总板着脸,但凡是总为我们着想的阿佳德庆,有对时尚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总爱穿一身黑再戴个墨镜的索朗次仁,有沉迷抖音无法自拔的次旺热杰,藏族同胞们总是毫不含蓄的表达友善,我总有免费的红牛和喝不完的酥油茶,我们一起加班,一起吃饭,一起吹牛,也一起在5200米海拔的矿山上艰难呼吸,一起在贫困村里跋山涉水,彼此的感情也慢慢升华,让我在西藏有了家的感觉。

  转眼已经在西藏过去了一年多,我从一个对前路充满迷茫的青年,变成了一个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年轻人,我习惯了西藏的6小时工作制,也习惯了西藏的山水风土,我习惯了西藏常年的温暖阳光,习惯了西藏伸手可及的蓝天白云,习惯了西藏清新的空气,习惯了西藏飘荡的经幡,我已经决定留在西藏,像炽热的爱情变成了温馨的亲情,我再也离不开这片土地,这个天堂。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人生道路险阻且长,可西藏不负少年郎。

  杨东林的拉萨岁月

  杨东林:2016年西部计划志愿者,重庆理工大学2012级经济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

  “要像习大大年轻时在梁家河的岁月一般,踏踏实实做好手头的工作,要忠于自己的内心,安安心心甘于在基层受锻炼。”

  我是2012级经济与贸易学院(现经济金融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的杨东林。2016年夏天,我选择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藏专项。2016年7月,一群来自五湖四海志同道合的青年汇聚拉萨,这座神圣的城市,也拉开了我西藏梦想的序幕。

  初到高原,第一个挑战就是高原反应。到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2016年7月25日抵达拉萨集训驻地的第一个晚上,睡到大约凌晨2点的时候,因为头疼醒了。那是一种被撕裂的感觉,怎么都睡不着,最后在额头涂抹了清凉油才缓解了疼痛。慢慢的在各方面学习藏族同胞的做法,才逐渐适应过来。当时的我,也有放弃的念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断的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来这里?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吗?直到后来,我有了肯定的答案。

  初到藏区,第一个挑战就是饮食习惯。藏区普遍的饮食虽然较为川渝化,和我的家乡没有什么不同,但是藏族同胞喜爱的甜茶、清茶、酥油茶、奶渣、糌粑……这些藏区特有的食物、神奇的味道让我真的无法接受。为了开展好工作、为了维护好民族团结,慢慢主动去适应这些,去适应这里的生活方式,下班后约三五个好友去藏餐馆喝甜茶、聊人生、谈工作,也是十分惬意的生活了。

  初到西藏,第一个挑战就是作息时间。因为地理位置,拉萨素有日光城之称,天黑时间比较晚,一开始很不习惯这里的作息。这里的上班时间要比内地晚约一个半小时,刚到的时候,很羡慕这里的作息,感觉自己可以天天睡懒觉。特别是下午时候,往往是看着天空,以为才五点,但是一看手表,却发现已经8点多了。久了,自然也就适应了,其实和内地都是一样的,都是8小时工作时间,都是同样工作,只是地理因素给我的错觉罢了。

  初到单位,第一个挑战就是工作内容。我学习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西部计划分配到了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算是一种缘分,但是领导让我负责的主要工作是学院的新闻宣传,一切基础几乎为零。摄影、新媒营运、撰写稿件、做设计、写方案……这些我从未接触过的东西,现在都要从头学起。为了能做好工作,刚开始的时候,我天天加班,研究怎么使用单反相机、怎么使用摄像机、怎么做新媒设计、怎么写稿件、怎么写方案、怎么让新媒吸引粉丝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从“青铜”到了“王者”,现在的我,已经完全能够得心应手了。

  初到基层,第一个挑战就是思想落差。除了新闻宣传工作比较有技术含量,其他的都是一些基础性的、重复性的工作,做多了自然也就觉得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思想上开始怀疑、动摇。天天做宣传,感觉久了,就像是齿轮一样,内心也渐渐有一些烦躁。又开始了自我怀疑,怀疑自己做的决定是否正确。这段时间里,是单位领导同事给了我帮助与指导,是母校给了我继续的信心与力量,“明德笃行,自强日新”的校训提醒我,无论如何必须坚持下去,不能忘记我选择西藏、选择基层的初心。与其半途而废,当一个逃兵,我觉得不如努力一把看看,怎样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发现不同、创造不同、收获不同,这样才不枉我来西藏、来基层最初的信念,才能为这个岗位带来一些活力,为西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自强不息,求实创新”重理工精神的激励下,我改进了负责领域的一些工作,完善了负责领域的一些制度。只要踏踏实实的在工作岗位上工作,就能够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踏踏实实的在工作岗位上工作,才能够奠定自己的人生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早年在延安梁家河插队做知青的时候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等“五关”,而高原关、饮食关、生活关、工作关、思想关等也是我的“五关”,也是即将来西藏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的你需要过的“五关”。我的拉萨岁月,告诉我要踏踏实实做好手头的工作;要忠于自己的内心,安安心心甘于在基层受锻炼。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