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6 10:4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亲友眼里,他有点“傻”,放弃了在家乡山西已经考取的公务员的机会,却一头扎进贵州的大山里,做了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期满就地扎根,一干就是15年。
这就是王波的故事。
4月26日,在“西部志愿行 奉献新时代”2018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全国宣讲会的现场,当他讲起自己在贵州的故事时,很多大学生深受触动。
是什么理由让他放弃优越的生活投身西部?
“需要!”在分享会上,他不只一次用过这个词,他说山里的学校需要老师,西部地区需要人才,能够被需要,他觉得自己很自豪。
事实上,王波只是西部计划志愿者中普通的一员。
2003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四部委联合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15年来,共有27万多名高校毕业生参加了西部计划,在全国22个省(区、市)的2100多个县(市、区、旗)开展志愿服务,数以万计的西部计划志愿者通过1至3年的志愿服务,了解了基层,爱上了西部,甚至选择扎根基层。
带着理想西行
这是一个集体大行动。
据了解,2017~2018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全国共有1800多所高校近8万名应届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踊跃报名,最终包括2100多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内的18300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脱颖而出,他们踏上西部的土地,开始为期1至3年的服务。
西部计划志愿者是一个带着些许理想主义情怀的群体。这种情怀,有的是想去基层锤炼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去基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的是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对边疆风土人情的好奇和向往。
2015年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安文忠属于前者。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对安文忠来说,这可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一条路。
那年7月30日,从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后,他没有任何犹豫就选择了做西部计划志愿者。他学的是农学专业,他觉得“应该将它用到需要的地方。”在他看来,西部贫困的农村就是最需要他的地方。
于是,他来到了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青林乡——一个深度贫困的地方,一待就是3年。
到青林乡几个多月的时间,安文忠走访了全乡4个村,从海拔1450米到2096米,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他摸索出一条发展经济果林脱贫致富的路。在这条路上,他面对过村民的质疑,面对过市场的压力,面对过指导村民种植的繁重工作。两年多时间里,他穿破了3条迷彩裤、3双解放鞋。
但让他欣慰的是,自己的选择给当地带来了改变:两年多来,他们携手在深山区、石山区、石漠化地区共种植核桃11986亩,覆盖贫困人口456户1824人;种植刺梨11879亩,覆盖贫困人口726户2904人;种植猕猴桃1000亩,覆盖贫困人口127户208人;种植李子5630亩,覆盖贫困人口228户921人;种植人参果8000亩,覆盖贫困人口760户3060人。
回忆起去西部的初衷,几年前留在杨博脑海里的那幅画面依然清晰:夕阳镶着金边的余辉印染天空,一队骆驼在落日的映衬下留下剪影,仿佛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阵阵驼铃声,皑皑雪山下是广阔如茵的草原。
这是大一时同济大学校园里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的海报,他承认自己被那样的画面吸引了,从那时起,他开始了解西部计划,也在心里种下一粒要做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种子。
这粒种子在4年以后发芽,他说服了父母,说服了女友,终于让内心的想法变成了行动。2017年,杨博选择休学一年,成为西部计划服务新疆专项志愿者,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
这一年时间里,他参加了不少团的工作和志愿服务活动,感受到了兵团人艰苦创业的精神,也深刻了解了兵团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如今,服务即将期满的他脑海里不再只是那些美丽的风景,更多的是在兵团干事的场景。
“我已经深深地打上了兵团人的烙印,我爱这片土地,我一定还会回来。带着一个能做更多的我,回来。”他说。
大学生与西部共赢
这是一项集实践育人、就业促进、人才流动和助力扶贫为一体的大工程。
西部计划,这个可以提供到西部基层就业实践机会的平台,每年让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志愿从中东部流向西部地区,最终实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西部地区的发展。不管从哪个角度讲,这都是一项双赢或是多赢的工作。
几乎每一个西部计划志愿者都可以实现这种多赢,他们志愿放弃优渥的生活,放弃城市的工作,换来的是丰富的人生阅历、自身的成长和西部服务地哪怕些微的改变。
因为西部计划,广东女孩邵书琴就放弃了很多。
2013年7月,她选择奔赴西部,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托云牧场去当一名西部志愿者。那是一个边境一线牧场,地处少数民族边境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尽管在当地生活艰苦,连新鲜的蔬菜都吃不上,但她从不抱怨,甚至觉得正是这种生活锤炼了自己。
到牧场服务的第二个月,邵书琴就承担了托云牧场小城镇建设现场观摩会的解说任务。对托云牧场综合情况并不了解的她,靠着一遍遍跑连队踩点、多背多问,用短短两周时间把托云牧场情况烂熟于心,出色地完成了解说任务。
在参加西部计划的一年时间里,她策划主持了两期道德讲堂、一期梦想公开课,组织佳木斯健身操教学,完善了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服务期满后,她选择了留场工作。几年时间里,她连年被牧场党委评为“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爱岗敬业女干部”“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利用自身优势牵头运营当地青年创业就业电子商务孵化基地,以助力职工群众多元增收。2016年3月,她成为最年轻的团场基层单位党支部书记;2018年5月,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在邵书琴看来,这并不是自己的成绩,而是西部计划带给她的收获。如今,这个牧场百姓口中的“小邵”早已扎根当地,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着当地的贫瘠。
不只是邵书琴,15年来,很多西部计划志愿者从中东部城市,追随内心的召唤奔赴西部,贡献了自己的青春,收获了自己的成长。
据统计,西部计划实施以来,数以万计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期满后,选择扎根当地干事创业。自实施西藏专项、新疆专项以来,期满志愿者留藏率超过30%、留疆率超过40%。
触动心灵,引领人生
这是一份能够触动大学生心灵的事业,在潜移默化中引领着他们的价值观。
在与西部计划志愿者接触的过程中,常常会听到他们说起在西部服务的快乐。“那是一种被需要的快乐,被尊重的快乐,被关心的快乐。”
事实上,这种快乐很多人并非一开始就能体会得到。
来自南开大学的崔国煜,3年前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走进西藏,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适应生活”:适应上楼如长跑的缺氧环境,适应用最简单的汉语甚至手语进行交流,还要适应走在路上的牛和睡在路边的狗。
那个时候他体会到的是难和苦,这些他都克服了,并和之后的工作经历在他的人生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在那里,崔国煜是一所藏族小学的支教老师,教学生活中的点滴触动着他。
记得有一次课间操时发苹果,他在操场上开玩笑地和一个孩子说了一句:“能不能给我吃一个苹果啊?”
结果等再上课的时候,他发现讲台上多出了十几个大大小小的苹果,孩子们都用小手齐刷刷地指着讲台说:“老师,苹果,老师,给你”。原来那个孩子以为崔老师平时吃不到苹果,所以告诉了同学们,大家一起把苹果留给他吃。
“教这些可爱的孩子,我们要加倍努力,教好他们,不能辜负他们一声声稚嫩的‘ginla’(藏语老师的意思)。”他在志愿者分享会上这样说。
也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感受到西部的需要。2017年,崔国煜又一次递交了西部计划申请书,第二次参加西部计划,继续贡献着自己的青春。
在西部计划这条路上,王波甚至想过当逃兵。
15年前刚到服务地——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最偏远的罗甸县时,王波看到狭隘的县城、险峻的山路、破落的学校,他坦言有点失落。
但山里学生对外界知识的渴求、政府和学校对教育的重视、群众及家长对老师的尊重,使王波改变了最初的想法。
一次家访让他至今难忘。女孩家庭特别贫困,母亲是个聋哑人,父亲也没有一技之长,她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全家五口人挤在一间四处漏风的茅草房里。就在那个家里,他吃到了人生当中唯一一次 “鸡蛋宴”。
原来,女孩家里有几只下蛋的老母鸡,就靠卖点土鸡蛋来补贴家用,为了王波,她把家里老母鸡10多天下的40多个土鸡蛋都给收集起来,做了一顿“鸡蛋宴”。在王波看来,这不仅仅是几十个鸡蛋,而是山里孩子和家人的心意,是他们对老师的尊重和对知识的渴望。
支教结束后,王波选择了留在贵州,一干就是15年。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这是西部计划志愿者优秀代表冯艾说过的一段话,而其中的含义,几乎所有的西部计划志愿者都有体会。
让爱和志愿精神接力
这是一个接力,15年从未断过。
事实上,这种接力可以追溯到20年前,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启动,从那时起,服务西部的志愿精神就一直在传承。
2004年,一个叫徐本禹的小伙子感动了中国,他因在贵州山村支教的故事而获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徐本禹的事迹和精神影响了千千万万大学生,很多人因为本禹精神的感召而选择奔赴西部。徐本禹的母校华中农业大学为此专门成立了“本禹志愿服务队”,将“本禹精神”传承推广。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回信中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希望你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2016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宣讲会上,江西女孩蔡丽萍就曾讲起自己因为徐本禹而走上志愿服务的历程。
2015年大学毕业后,蔡丽萍选择了做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她的志愿服务地点是新疆喀什,在那里,她所在的志愿小分队曾经遇到过很多家境贫寒的孩子,为了帮助他们,小分队的成员联系了很多人筹集过冬衣物。当这些物资被交到孩子手里时,她觉得心里暖暖的。
“这让我感受到了爱的传递,希望能有更多志愿者加入”。她这样说。
15年来,这样的爱和精神一直在传递。
从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一些高校一直在自觉地跑着这场接力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这些西部计划的参与单位,站在实践育人和助力重大国家战略的高度,大力支持和倡导自己的学生参与西部计划,主动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和服务地的后盾,甚至通过志愿者牵线的校地共建,直接参与到当地的发展中。
“19年的坚守,总是围绕着大山;228人的接力,走过祖国西部的7个省份,对接整合超过1000万元物资、善款,受益师生超9000人次。”这是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交出的答卷。
在西部,他们发挥志愿者自身特长,推动成立校田径队、励志社、翼英社等学生社团,开展口腔义诊、学生干部培训、考前心理辅导等活动;联系对接慈善机构和爱心企事业单位,开展公益项目百余项。
为了让这场接力更顺畅,更持久,从上到下也在探索更好的工作方法,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当地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多保障。
中央财政和西部各省地方财政为志愿者提供基本的生活补贴和社会保险;教育部、人社部为志愿者服务期满后升学、就业、创业提供了政策支持;设在各级团委的西部计划项目办,在抓好志愿者招募派遣、教育培训、日常服务管理的同时,引导各地普遍成立西部计划志愿者团支部,为志愿者搭建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平台。
15年爱和志愿精神的传承,铸就了当代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西部青春史。“我在山区与孩子们朝夕相处,让我亲近大地,熟悉百姓,了解国情。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投身西部计划,在火热的青春实践中锤炼自我,成就人生,奉献祖国。”正在四川大凉山彝族地区服务的浙江大学第19届研究生支教团昭觉分团团长周亚星说。(记者 陈凤莉)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