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中南民族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风采

 

2017-08-31 08:23: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刘斯康,女,蒙古族,中共党员,内蒙古包头人,现任中南民族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西藏分团成员。

  本科期间曾担任中南民族大学第九届学生会副主席,管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副主席,管理学院文工团主持队队长,2015级新生班主任助理,第81期跟班党员等职务。曾多次荣获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优秀志愿者,优秀文艺骨干等称号。并多次获得专业一二三等奖。

  支教宣言:“从春风呢喃到冰天雪地,从风露澹清晨到夜下灯长明”,带着理想,带着情怀,我们选择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我不是一个果敢的人,亦不是一个怯懦的人。我只愿凭着自己的一颗赤诚之心,来到千山之巅,去到万水之源,真正的将自己的所学所思所体所会教授给每一个对于学习,对于生活充满向往的孩子,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去传播更多的光和热。明天终究会来到,愿它可以多一抹“不一样的烟火”!

  洪安洋,男,汉族,中共党员,湖北宜昌人,现任中南民族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西藏分团成员。

  2013年9月到2017年6月在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学习,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荣誉。保研至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刑事诉讼法学专业,于2016年9月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支教宣言:国之大计教育为根本,而这根本之所系在于教师。教师,又称作“执教鞭者”。这教鞭不是教师鞭笞去机械学习知识的武器, 而是为学生指引人生方向的指针。多年求学生涯告诉我,书本才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我们的教育不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在塑造性格,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塑造出一个个人格健全,三观正直的学生,比培养出一个两个稀有的状元郎更有意义。而现在一些老师更注重的是可以量化的成绩数据的高低,而不在于学生精神上的康健。他们老师做到了“教书”,却永远做不到“育人”,因此我想去支教,不只为“培土浇肥”,更想去“除草修枝”。

  汪智涛,男,汉族,中共党员,湖北阳新县人,现任中南民族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西藏分团成员。

  曾担任过班长、新生班主任助理,现担任兼职辅导员。同时,修读武汉大学经济学双学位,成立“武汉露谷露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在大创项目中获得省级立项资格,荣获2015年、2016年中南民族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荣获2016年“创青春”创业大赛省级铜奖。曾荣获“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专业奖学金”、行政管理SPSS操作大赛一等奖等。

  支教宣言:在开心之余,静坐下来细思,内心还是有些许紧张,毕竟这个团队太优秀,作为支教团的一员,又该如何扛起属于自己身上的那一份责任?又该如何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让自己终身难忘的事?思考许久,前辈已经点亮了火把,这把火给了支教地孩子无限的希望,同时给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前辈已立前路之明灯,燃燎原之星火,我要做的即探随明灯,刻苦勤奋,将这把火传递下去!这就是答案,这就是我的支教宣言。传递希望之火,始于青春,勤于汗水,终于不悔。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