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7 09:49: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这里不但有诗和远方,还有酒和故事,这里就是,西藏墨脱。初到墨脱的所见所闻,我已无限欢喜;身在墨脱的点滴经历,我快乐不思蜀;长住墨脱的美好期待,我将无悔今生。与其羡慕那些时常旅游看风景的人,不如自己就置身于风景之中,让别人去羡慕你。我自来到西藏,便不再羡慕那些能周游全国的人;我自来到墨脱,便不再羡慕那些能环游世界的人。因为墨脱,就是我追寻的人间天堂。
沿途的风景
在八一报到完之后,本来可以直接花400元钱包车到墨脱,我却因为不了解情况,被误导花了130元去波密转车,一起去墨脱报到的小伙伴也被我误导坐上了去波密的车。我们四个小伙伴在波密住了一晚,第二天包车去墨脱,每人花了200元。在去墨脱的路上,大家不停地讨论着有关墨脱的一切,司机叔叔听着我们聊天,嘴角时不时露出微笑,直到我们谈到墨脱石锅鸡的时候,他突然笑出了声。伙伴A听说石锅鸡几百块钱一小锅,问为什么那么贵,是石锅贵还是鸡贵。大家都肯定地回答是石锅贵,石锅每个卖近千元钱。伙伴A不服气地说,我们吃的是鸡,又不吃石锅。大家顿时都笑开了,是啊,真是岂有此理。所以现在一吃石锅鸡,大家都会不禁想起那段对话。我个人认为石锅鸡贵的原因,可能还有里面放的少许菌类。
之后的旅途,我们经历了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这边还是晴空万里,那边已是雪花漫天,往前是大雨滂沱,再往前又觉秋高气爽,我们一会儿脱衣服,一会儿又穿衣服,大自然的神奇在此时此处体现得淋漓尽致。遇到风景极好时,小伙伴们请师傅停车,然后争先恐后地下车拍照,如同刚出壳的小鸟一般。越接近墨脱,越觉自己身处尘世之外,原始森林,神秘大山,热带植物……小伙伴们兴奋、尖叫,早已沉醉在这美景之中,忘乎所以了。
此情此景,我自是激动万分,然而这条路却让我产生不安和恐惧。整条路都很窄,不能同时过两辆车,必须其中一辆找个宽敞的地方才能让另一辆车先过去,因为依山而建的路受气候影响比较大,当路过雪山或是遭遇大雨时,车就算缓缓而行也能让人感到担忧,何况司机叔叔并没有减速的意思,于是整颗心起起落落了好多次,直到目的地,想起来仍然唏嘘不已。
难忘的藏历年
藏历腊月二十九这天,乡里所有同事都起了个大早,先是打扫街道,清理垃圾,再是收拾整理,把食堂装扮得温馨,喜庆,大家都在为古突之夜的狂欢做好各种准备。到下午三四点的时候,藏族同胞们已经开始带领大家去做古突了。所谓的古突,跟面疙瘩挺像,或许可以说它就是面疙瘩。古突之夜吃古突,古突不稀奇,稀奇的是吃它还有讲究,每个人都领到一碗古突,每碗古突里面都放了不同的东西,这些东西包括辣椒、盐巴、硬币、青稞等,当然肉眼是看不见的,吃到辣椒代表“刀子嘴”,盐巴代表“懒惰”,硬币代表“发大财”,青稞代表“吉祥”。
过了古突之夜,便迎来了新年,同时也带来了新年的特别礼物。天刚亮,到处是节日的欢呼声,藏族同胞们在挨家挨户地送祝福。我猛一惊醒,发现一阿佳站在我床边,手里端着一大碗酒,客厅里还有其他女同事在等着,还在纳闷她们是怎么冒出来的时候,阿佳便笑呵呵地让我把碗里的酒喝完,我问碗里有多少酒,阿佳告诉我有三碗,而当时我就坐在床上,空着腹把酒一口一口地往肚子里吞,想吐还不让吐,说是喝完了才能吐,喝到最后一口的时候,还没咽下去我就连同之前喝的酒一块儿吐了出来,吐过之后竟感觉神清气爽,好像不曾喝过酒似的,困意也没了。我喝完之后,他们又重新倒上了酒,热热闹闹地去找下一家了。
等到藏族同胞们送完祝福后,被祝福的又聚集在一起,开始向藏族同胞们回送祝福,于是第二轮喝酒大赛又开始了,这次没有挨家挨户,因为大家都聚在了一个屋里子,我们挨个地献哈达,送祝福。好酒的藏族同胞们果然没让大家失望,很快就结束了喝酒,大家一起吃着桌上满满的各种食物,欢快地唱着歌,喝着茶,聊着天,一直持续到疲惫,尽兴而归。
做客门巴族
那尔东是一个以门巴族为主的村庄,这里的人们朴实、勤劳,热情、好客。来到那尔东的第二天,便沾了节日的光,有幸去村长家做客。那尔东村民们每家都有好几个房子,除了他们住的主房,还有火房、仓库、猪圈、厕所,都是独立出来的木房子,有些离得还有点远。村民们一般都在火房里待客,所以火房里可谓应有尽有,我们去村长家做客自然也是去他家火房。
一进门就看到女主人忙碌的身影和孩子们在地上打滚的场景,不觉让人有种家的感觉。入座后,女主人给每人都倒满了一杯黄酒,然后又舀了一瓢酒来到我面前,示意我喝酒,我便喝了一点杯中酒,女主人随即给我满上了,仍然站在我面前,眼里充满微笑,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队长告诉我必须把杯子里和瓢里的酒喝完,女主人才会离开。我信以为真,又觉得黄酒比啤酒好喝,便老实地把所有的酒都喝完了。女主人果然走开了,然后又去舀了第二瓢酒,朝着队长走去,可是,队长干了什么,那个骗子干了什么,他喝了一小口之后,冒出几句藏语,摆了摆手,女主人就朝下一个同事走去了,然后,然后的然后,他们所有人都只喝了一点点,我才反应过来自己被诓了,但是为时已晚,这一天的午休,我睡得很香。
说起黄酒,我就想到后来的藏白酒,说起被别人诓,我就想到后来居然自己诓自己。同样是在村民家做客,在喝黄酒的时候,见藏白酒长着一副营养快线的样子,以为很好喝,便向主人讨一点尝尝味道,没想到主人倒了满满一小碗给我,我抿了一点觉得还不错,他们说要一口气喝完才好喝,我就照做了,于是那一整天,我整个人都是飘飘的,差一点分不清上下左右。
喝完酒后,村长把事先做好的菜都拿了出来,一共四道菜,后来去别的村民家做客,也基本是同样的三四道菜,三道菜都是由藏香猪做的,还有一道要么是鸡蛋,要么是村民自己打的雅江鱼,这些菜都是村民们觉得最好最珍贵的。很少有蔬菜,或者说在菜里很少见到绿色。我最喜欢其中一道菜,炖排骨,肉好吃,汤更好喝,还有就是加了野花椒的辣椒。说起藏香猪,也就是当地的黑猪,村民告诉我这种猪长得慢,也长不了多大,至少要养两年才能杀,而且杀一只不够吃,一般人家都要杀两只。如此,确实和内地的猪差别挺大。米饭吃的是当地村民自家种的旱稻红米,味道醇香,我个人觉得比在外面买的米好吃。
不得不说的一点红
刚到村里没几天,就老是听谁谁谁说自己被一点红咬了,我就好奇的问一点红是什么,同事说是一种蚊子,因为被它咬了之后,皮肤会留下一点红色的血泡,所以墨脱这边的人都叫它一点红。过了几天,我们去后面山上整理菜园子的时候,我第一次看到了小蚂蚁般大小的一点红,而且被咬了好几个泡,痒了好多天,脚也肿了好一段时间。
经历被咬难愈之后,我想起去找万能的度娘寻求帮助,然而,百度上没有一种叫一点红的蚊子,我用了很多关键词搜索,始终无法揭开一点红的神秘面纱。听同事说有人专门来村里想收集一点红回去,研究被它咬后的治疗方法,但因来的季节不对空手而归。
对村民来说,一点红和蚂蚁一样稀松平常,他们从小就被一点红咬习惯了,被咬的时候从来不会放在心上,而我每次被咬都要去把血泡挤破,然后一挤一块血,有时候脚上全是血,看着都瘆的慌。
我的爬山梦
在没来到墨脱之前,我就向往着墨脱的神秘大山,盼着能进山找寻兰草或者是一些菌类,事实证明,这只是一个梦罢了。对墨脱稍微有点了解的人就会在想要爬山的时候想起它的可怕:在蚂蝗山,一只白马经过就变成了全身是血的红马,马眼睛里还流着血;一只狗进去,出来没多久就因失血过多而死;一个人进去如果不幸晕倒,会很快就被蚂蝗把血吸干醒不过来。就算是爬其他的山,也会有蚂蝗、蚊子、虫子,还会有狗熊、毒蛇等。
前几天村长去山里找羊肚菌,回来后告诉我们,他可能遇到野人了,长得像猴子,发出十分吓人的怪叫,他吓得拔腿就跑,所幸跑出来了。以前只在书中看到墨脱野人的事,以为那都是以前很古老的时候才会有的,如今听到村长说起,要不是我们都公认村长是个老实人,我们可能不会相信他说的话。
不管山里有多可怕,我还是想去爬山,然而一个人始终不敢独自去,一是怕遇到以上说的那些不幸,二是怕迷路。我曾多次请求村长去山上的时候带着我,本来村长已经答应了,可是队长又担心我的安全问题,死活不让人家带我去,当然更不让我自己一个人去,于是我就只能等村长每次回来向他询问山中见闻,满足我的些许好奇心。
门巴人的一天
勤劳的门巴人每一天都是忙碌的。村长的儿媳妇告诉我,他们在天晴的时候会去田地里干活,由于田地离家有点远,他们不得不早出晚归,中午就吃早上从家里带来的饭;在下雨的时候,男人在家编修斯贡,女人带孩子,洗衣服,做家务等,分工明确。
还有像村长那样的,闲时就老往山上跑,去找兰草和羊肚菌等,应该是特意去找羊肚菌,看到兰草就顺便带回来种在自家院子里或是送人,因为羊肚菌弄干后能卖几百块钱一斤,他们是特意去找来卖的,而兰草太多了不值什么钱。说到兰草,我以前以为兰花就是兰草,搜索了一下兰花和兰草的区别后,我比较接受一种有趣的解释,说开花就是兰花,不开花就是兰草,也就说一株兰草在开花的时候就变成了兰花,花谢的时候又变回了兰草。
门巴人每天必做的,就是早晚喂养黑猪,这里的黑猪是放养的,嘴巴尖尖的,肚子圆圆的,耳朵竖直,尾巴时刻甩来甩去,然后整天都在找东西吃,有时候甚至会跑到山上去。在闲时的时候,门巴人还会在自己的火房里酿制黄酒和藏白酒,我只知道这两种酒都是用玉米做的,至于怎么做的,至今都无缘得见。(2015年西藏志愿者 陶佳)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