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4 09:1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凡人凡事 真情永驻

志愿者苏鲁夏西为村民送上慰问品。娜孜拉 摄
帮助人好像长在心里的一粒种子,时间长了会生根、发芽、会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热心的她总是到处找寻需要帮助的人,并想方设法的解决他人的困难。
偶有闲暇,我们会讲讲自己的家事,通过聊天,得知她家里孩子多,条件又不好,苏鲁夏西从小没有少受苦,那时,一日一餐对她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偶尔能吃到肉那也便是过节,7岁起她就随父亲在赛里木湖湖畔卖泡泡糖、方便面、酸奶疙瘩等,勤劳肯干的他们通过努力日子越来越好了,也许她从小就是一个苦孩子的缘故,如今她丝毫见不得别人受苦。村里的阿拉西去年因出车祸腿部受伤,如今再不及时治疗就有截肢的危险,得知阿拉西家里无法支付治疗费用,苏鲁夏西建议募集捐款,并带头捐款100元;村里的保洁员家庭困难,身体不好,丈夫患有尿毒症,家里所有的开支就靠她微薄的收入,得知此情,苏鲁夏西赶忙前去探望,并给予慰问金100元,和她聊天的过程中,知道她一个小小心愿,想在这驻村的一年里,找个确实非常困难的人,赠与牲畜,让对方以此改善生活,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美丽绽放 青春无悔
就这样,我们每天都在为这样或那样的事情而忙碌着,冒着严寒,早出晚归,由于劳累过度,致使苏鲁夏西身体虚弱,导致重度感冒,可她却依旧坚持在岗,在大家的一再劝说下,暂时放下手头工作,打了针、吃了药,病情稍有好转便带上干粮、跋山涉水、走访入户、深入群众。为此,她不屑一顾的说:“这点小病算什么,基层工作经不起我们娇气,好着呢!”这让我对这个小姑娘又多了几分由衷的敬佩。

志愿者苏鲁夏西为村民发宣传资料。娜孜拉 摄
朝夕相处难免会有意见不合,可是这个直来直往的姑娘却是和所有人都很和睦。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汉族、回族等多个民族的干部共事,苏鲁夏西总是非常友好的对待每一个人,最近她还很开心的认了个“回族妈妈”,她说在这个新的家乡她也有亲戚了!
如今她在全力以赴备战硕士研究生考试,她认为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作为村里唯一的一个大学生,她决定继续深造,充实自己,成为一朵娇艳的玫瑰,和美丽家乡伊犁一同绽放!(伊宁县人社局驻喀拉亚尕奇乡乡奥依曼布拉克村工作队 沙达提)
